1
(後排左至右)Nir de Volff、Albert Garcia、劉沛麟 (前排左至右)Francisco Bejarano Montes de Oca、梁保昇、Stella

8月16和17日,來自德國柏林的知名編舞家 Nir de Volff 與本地三位出色舞者合作,在澳門上演一場2119年的人類懷想。

受詩篇舞集邀請,Nir de Volff 與舞團 Total Brutal 於今年8月再度訪澳,與本地舞者共同編創出《假笑交響曲——未開場的收場白》(The Epilogue),以融合戲劇的舞蹈表演呈現科技帶給人類生活的衝擊。

成長於以色列、後期定居於德國柏林的 Nir,曾被邀請到世界各地舉辦工作坊及進行演出;他自言喜歡觀察、感受每一個城市的特質,並期望以舞蹈與當地舞者及觀眾對話。訪問中,他憶述對澳門的第一印象:賭場、非常華麗的威尼斯人、葡式建築、美食……但吸引他的不止這些,還有一個街頭所見的景象深深烙印在他腦海:每個人都在低頭看手機。

不離手的智能手機、虛擬的網絡世界、泛濫的應用程式與社交媒體……不僅在澳門,這些早已是全球共同面對的議題。因此,是次的舞劇演出以科技為題,Nir 希望,此一作品可以成為當今社會人們反觀其身的一面鏡子。

是次作品名為 “The Epilogue”,epilogue 字面解釋為 “收場白”,即是一般由A至Z的敘事線裡作為最終回的Z;Nir 將 epilogue 之意放在人類的演化上,連結到 “Z世代”。Z世代意指在1990年代中至2000年後出生的一代,他們在智能手機及社交媒體中長大;在他們之後出生的,將會超越達爾文進化論裡最終的 “人類” 而再進化成為 “跨人類主義”,一種與科技混合的特殊人種。這些身體置入納米晶片的新人類,將無法想像過去Z世代舊人類的生活模式。這場舞劇敘述的,就是人類的最後一個章節,它將會成為100年後未來人類的記憶與懷想。

The Epilogue,中文譯作 “假笑交響曲——未開場的收場白”,當中的戲謔意味直指向科技的虛假性,讓人聯想到網絡、美顏相機等虛擬化的世界。今日,在人與人的溝通裡,肢體接觸逐漸被冰冷的科技取代,科技甚至剝奪了人類身體的自由。是次參與創作和演出的舞者認為此一主題非常 “合時” 和 “貼地”,其中澳門的劉沛麟形容低頭族就像被手機鎖住一樣失去了身體的控制權,許多奇妙的人體功能也在不知不覺中退化,這場舞劇正好喚起他對科技應用的反思。

舞蹈,運用強烈、靈動且誠實的肢體語言來表達自我,或可視為與科技的一種抗衡。不過,由 Nir 執導的這場表演,不僅以舞蹈作為表達方式,甚至融合了戲劇、說話、文字等元素。對於一向專注於身體動作的舞者來說,是次演出不但要演戲,還要運用聲音(如說話、聲音模仿等)來演繹,相比單純的跳舞更具難度。除此突破外,首次參與編舞的本澳舞者梁保昇指,這次難得可以參與創作,雖然具挑戰性,不過 Nir就像一位裁縫師,適時給予指導,並將他們各人的想法和舞步縫合成完整的作品。Albert Garcia 亦言,Nir 所開發的 “USE-ABUSE” 呼吸方式,重新提醒舞者要以呼吸帶動身體,豐富了動作的質感。

詩篇舞集負責人 Stella 指,是次與德國舞團的合作確實是一個新嘗試,為在地舞者帶來不少新刺激。雖然資金與時間有限,不過她仍希望為在地舞者及觀眾帶來更多啟發與反思,期望這次的演出,將會刷新本地觀眾對當代舞的觀感,並為本澳藝術家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

表演資訊

WhatsApp Image 2019-08-01 at 12.57.21

演出日期及時間:
2019. 8. 16 (星期五 20:00)、2019. 8. 17 (星期六 20:00)

演出地點:
南灣舊法院黑盒劇場

舞劇創作團隊:
編舞及指導:Nir de Volff (德國柏林)
聯合監製:何雅詩, Elzira Rosario
創作舞者:Francisco Bejarano Montes de Oca (德國柏林), Albert Garcia, 梁保昇 , 劉沛麟

製作:詩篇舞集 (https://stellanartists.com

採訪:Janey, Cofuney
撰文:Janey

最後修改日期: 2020 年 11 月 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