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數碼化的年代,兩、三歲的小朋友已懂得在智能電話或平板電腦上“卒嚟卒去”,而我們用WhatsApp、WeChat有時也懶得打字而用錄音短訊,返工就對着電腦打字;放工就對着電話或平板電腦 “掃” 和 “點”,執筆忘字可能已是平常事。小時候我們學英文總會用過Copy Book模仿練習寫英文大小草,而時至今日澳門的一些學校仍然有教授英文草書,不過在美國也有人質疑教授學生英文草書已過時沒用,雖然如此,另一邊廂也有美國的州份通過立法把學習草書納入公立學校的課程,在澳門,其實也有一班人在默默耕耘,把英文草書作為一種藝術傳承推廣,今期ZA誌專訪的The Lettering Group of Macau,或者會喚起你對執筆的興趣!
那甚麼叫Lettering?大家跟筆者一樣可能知道這個字 “點串點讀” 但就不清楚內裡意思,The Lettering Group of Macau的導師 (也是靈魂人物啊!) Henry Sir首先為我們簡單介紹Lettering的概念, “現時很多人都會把Calligraphy(書法)同Lettering混淆,其實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書法講求落筆一刹那,作品就在收筆那一下完成,比較即興及有個人風格,而Lettering一般具有目的性去設計出來,可以配合不同主題作相應的變化,而且較多能在商業上應用,字體可以被重覆使用或更改。跟書法不同,書法每一個作品都是獨立的,但Lettering可以寫100次再選合適的拼合作為完成品。由於Lettering是建基於英文的草書,或是由Penmanship轉化過來,可是對現代人而言,已經很少人真正懂得去寫英文的大小草,所以要學懂Lettering,第一步先要學懂寫英文草書。” 不說不知道, 早在三百年前已有Lettering的相關典籍;例如在十七世紀的時候,英國的George Bickham就寫咗一本有關Penmanship的書,系統化了當時種種的書寫手法。Henry Sir說那候要成為文員一定要懂得Penmanship,與現在懂得用Office同等重要!到19世紀,美國最流行的Lettering是Spencerian Script,今時今日可口可樂 (Coca Cola) 的商標文字也是由它演變出來呢!
這麼的一門 “冷門手藝” Henry Sir又是如何令學生接觸到呢? “每年澳門理工學院設計課程的一年級都有安排一科字體學 (Typography),原因是想學生先親身體驗字體的構成,及運用不同的表現手法,從而打好根基。由於Lettering講求寫字的穩定性,所以在最初學習階段,都會要求學生用木工筆練字,原因是木工筆筆身扁平且筆咀呈長方型,因此運用這種筆去書寫,除了需要很大的力氣外,拿筆的方法也跟一般拿鉛筆的不同,要保持45度角,不同角度寫出來的字體線條粗幼效果不盡相同,學生需要兼顧平衡及整齊。不過,Henry Sir也補充因此在課堂完結時學生都會抱怨 “手都軟埋” ,而且連練習的紙張也有講究,採用宣紙,因為宣紙紙張面積較大,可以將字體放大練習,對日後在字體設計上會有莫大的幫助。當練好基本功後,就可以轉用鋼筆或Marker筆練習。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都會 “頭都暈埋”,兼且覺得難度極高,所以,Henry Sir也坦誠告知: “由於在學習初期比較辛苦,因此課程完結後,很少學生願意花心機繼續練習進修。加上現時電腦普及,已經很少人學習Lettering,這些技法已漸漸被遺忘了。” 不過,所謂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 ,課堂完結後,仍然有學生以興趣性質繼續學習Lettering。事實上,目前世界上仍然有人繼續發展Lettering,而如Calligraffiti的始創人Niels Shoe Meulman,他就是將Calligraphy跟Graffiti溶合,成為一種新的風格。所以Henry Sir深信Lettering是有它的存在價值,而且他認為只要有人堅持承傳這種些古代的技法,Lettering的發展是無可限量的。
而我們ZA誌除了訪問 “亞Sir” 外,當然不會放過 “莘莘學子” ,特別訪問了兩位理工學生Oliver和Differs學習Lettering的經過。
Oliver表示: “當初在大學一年級學習字體學的時候,購買了一套相關的書寫工具,由於不想浪費,就繼續練習Lettering。碰巧Henry Sir在暑假開設了Lettering的興趣班,於是報名參與,後來Henry Sir看到我的作品不錯就叫我參加當時在望德堂 ‘瘋堂十號創意園’ 的展覽,參加展覽後得到很大的滿足感,加上後來又接了一些Freelance,並發現在日後的功課也能運用Lettering中的技巧,就對它更有興趣了。不過,有點可惜的是這種文字藝術在澳門的表達渠道較少。” 不過Oliver認為只要持之而恒練習打好基礎,作品是可以無限地創作延伸,因此會堅持下去。
另一位同學Differs回想後說: “同樣是在大學一年級的課堂上第一次接觸Lettering,最深刻是學習初期,要用木工筆練習基本功,用盡九牛二虎之力,真的挺辛苦,三小時的課堂內不斷寫,下課時手也在震,但過了基本功階段,轉為用鋼筆練習就開始產生興趣。為了不想浪費已買回來的工具,所以課程結束後也繼續練習,過程中也曾有想放棄的一刻,但老師透過委派任務的方式讓我有動力堅持下去,現在我還會自覺去找資料自學呢!上網搜尋到 ‘靚’ 的字體也會學習模仿,當發現原來在世界其它地方也有人努力發展Lettering的時候,就更提高我的積極性。” 雖然古老技藝不少人覺得已 “out咗” ,但Differs則表示: “在理工的兩年學習中,對版式設計和字體學的課程印象最深刻,因為這都是很實用的知識,對任何設計而言也是會使用到的東西。”
訪問的課室擺放了Oliver前陣子在澳門四季酒店內的DFS環球免稅店舉行的一個展覽作品,遠看以為是用電腦打印出來的大幅海報,但原來是一筆一筆的畫上去啊!Oliver介紹說: “今年澳門DFS環球免稅店有一個想找本地藝術家創作作品展覽的計劃,幸運地經Henry Sir引薦我是當中的五位學生之一,這個計劃中,我構思了一個大型的Lettering作品,過程中經過多次的構圖,先用牛油紙草擬不同的初稿,再作對比,看看不同的效果。平常寫 ‘細字’ 相對容易,但要寫出來作展覽的 ‘大字’ 難度就大很多,且在不同物料上書寫的效果也很不一樣,我就曾試過用錯物料浪費了很多時間。而為了貼近外國的書寫文化,我也想辦法根據英文文法把特定字性的字縮小 (如介詞),設計也因此作出相應的改變。所以Lettering要兼顧的東西比想像中多,自己的風格也在不斷的嘗試中慢慢摸索出來。”
平時我們打字要調較行距字距 “噤” 個制就得,但Lettering就要靠經驗了。Oliver補充在作品創作時,曾因想保持字距統一而用間尺去量,但最終出來的視覺效果不好,反而用肉眼 “感覺” 比用尺更加可靠。 “字體清晰固然重要,但構圖的美感也不能忽視,兩者需要取得平衡。”
藝術的表達手法有很多種,有抽象、有直率、有動感、有靜態,而Oliver對Lettering的第一個體會就認為它是一種 “好Grand” 的藝術表達方法,而後來慢慢喜歡它就是因為Lettering的作品能讓人感覺 “舒服” ,完成創作後更有很大的滿足感。
Lettering由基本功開始,就必須耐心練習,尤其是用木工筆的開始階段,筆者試寫過簡直 “舉步為艱” , “寫的字總是很淺色” ,稍沒耐心定必放棄呢!所謂 “萬事起頭難” ,隨後完成一幅又一幅的作品,所帶來的滿足感相信是筆墨難以形容。現今一切都被 “電腦化” 或 “數碼化” 的日子,在澳門這個小城仍然有人像Henry Sir默默推動這傳統 “手藝” ,還有年輕一輩努力練習發揚,確是可喜的事情!不知道各位讀者看完這篇專訪後有沒有心癢癢拿起筆試試還能寫出多少個英文草書字母呢?
P.S. 各位《ZA誌》讀者,如果你們也有一些特別的技能或奇人奇事想同大家分享,歡迎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可能下一期的封面就是你的故事!
《ZA誌》(zamag.net) 創立於2012年11月,志在集結一班澳門創作人士從他們眼中介紹澳門鮮為人知的一面及發表屬於澳門人創作的文章或感想。十年以來,《ZA誌》仝人堅持多元共融的創刊理念,並不斷嘗試新的主題和視角,以澳門出發,讓澳門人多一個途徑深入了解身處的城市,也讓世界認識澳門獨特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