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孤單的母乳路” 這句話聽起來有點 “凝重” 似的,給孩子餵哺母乳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在我們父母的五六十年代,他們大都是喝母乳長大,而我們 (七八十後) 的父母也有不少是給我們餵哺母乳,到後來弟妹又或 “細小小” 的同輩親戚,就大多是 “飲奶粉大” 。近年隨着奶粉荒後,母乳又再成為 “熱潮” ,但為何母乳之路不好走,需要互相扶持?在澳門,社會環境對母乳餵哺又是否支持?今期ZA誌專訪了澳門母乳協會會長Joana,讓我們一起了解“母乳路”。

不知道讀者中有多少已為人母,如是的話相信也曾到過討論區又或Facebook群組與其他媽咪交換 “陀B” 心得,而澳門母乳協會其實也是由Facebook演變而來, “最初留意到有不少媽媽係Cyberctm又或Facebook的媽咪群組問有關母乳的問題,但沒有太多人回答,有些答案也不一定正確,而我當時已餵哺母乳一年,了解到如果沒有人回應或解答會讓人很洩氣,所以攪了一個母乳的群組” ,Joana娓娓道來澳門母乳協會如何創辦起來。 “攪了群組後曾以群組的名義辦了幾次活動,包括有分享會、講座,還有曾在六一兒童節在塔石衛生中心舉辦過的 ‘母乳快閃’ 活動,但發覺以群組名義辦活動面對諸多的不便,訂場地很多是不接受非團體預訂;想邀請嘉賓做講座也不知用甚麼的機構/名義出邀請函,當然經費的來源和人力資源也是較大的難題。” 就是這樣,雖然在過去籌辦的活動過程中得到一些機構如山頂、婦聯的支持,但為了能為推動母乳 “去得更盡” ,Joana和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於2013年7月中旬成立了 “澳門母乳協會” ,並於2013年8月的第一個星期 “國際母乳餵哺週” 舉行成立典禮,並得到香港、台灣和國際母乳協會的支持。

一直以來,總聽過不少人說餵哺母乳比奶粉對BB較好,但又好像身邊的朋友都是在餵奶粉較多,原因何在?根據Joana轉述衛生局的資料顯示,10年前澳門母乳餵哺率約55% (指BB剛出生的時候),但持續餵哺率為10%左右,而目前母乳餵哺率則上升至75%,可是持續餵哺率仍只有22%,未能夠持之而恒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其中最主要的兩個是家人和社會的因素。

“正路” 來思考,家人沒理由不支持餵哺母乳呢?可是,原來在現實的種種環境和情形下,家人原來的支持力量很容易會轉變,Joana訴說幾個常見的例子: “因為餵哺母乳對BB的抵抗力較好,也較易吸收,很多時另一半都很支持,但這只限於 ‘家裡’ ,出外的時候因為外界投視的奇異目光,又或不想老婆被人 ‘睇蝕咗’ ,他們就挺介意 ‘埋身’ 直接餵哺母乳。”

“除了老公外,自己的父母又或奶奶家公也因為疼愛,在媽媽身體不適時會勸她們看醫生,暫停餵哺母乳,但在暫停一段日子後要重新餵哺母乳便很容易出現奶量不足的情況。” 至於社會大眾的偏見則可以說是母乳媽媽的 “死敵” ,Joana說: “因為社會上仍有不少人認為在公眾場所餵哺母乳是不雅或視為猥褻的行為,會以不友善的態度或目光看待母乳媽媽,又或建議她們到廁所餵哺BB,讓母乳媽媽深感歧視。” 因此,母乳協會成立的其中一個目的是讓公眾對餵哺母乳有更多正面的認識,Joana補充: “餵哺母乳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BB肚餓便需要媽媽餵哺,使用餵奶巾;穿哺乳衣等便能很方便餵哺母乳而又不會 ‘露肉’ ,那是BB和媽媽溫馨自然的親密時刻。” 事實上,在台北,已有立法保障公共場所的哺乳權,而中國大陸的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也正積極從法律層面加強母乳餵養,目標是把母乳餵哺率達到六成。

當然,澳門的公眾環境也使得餵哺母乳舉步為艱, “澳門的公共設施未能配合母乳的餵哺,少見設有育嬰室、餵奶室的地方。” 同時,公司的政策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一般情況下在公司工作8小時便需要 ‘泵奶’ 兩次,但暫時澳門甚少有公司提出相關的友善政策,其實要在公司找個獨立空間 ‘泵奶’ 也往往不容易呢!” Joana苦笑說。

說到這裡,筆者好奇地問Joana那男士在餵哺母乳這過程中有甚麼的角色?Joana甜絲絲地說她是很幸運的媽咪, “母乳路對我來說算是很平坦,我的先生很支持我餵哺母乳,也做了一些research,在臨盆之前我們也沒有準備奶粉,就想着孤注一擲,在坐月的日子先生和奶奶幾乎幫我做妥所有家務和替BB沖涼、換片等,使我可專心餵哺母乳,也有充足的時間休息。” 很多時丈夫看到太太為了餵哺母乳而承受一定的壓力而心痛,太太也可能為此 “呻一下” ,自然地丈夫可能回應 “那就不要辛苦自己餵母乳,轉為奶粉好了。” 但Joana認為其實在此時母乳媽媽最需要的是安慰和支持, “很多時候太太也只是想訴苦一下,只要丈夫淡淡地給予一句 ‘我知道你辛苦的,加油’ 那已很足夠了!”

為了讓讀者認識一些對餵哺母乳的誤解,以下就列舉一些常見問題和母乳媽媽常遇到的難關給各位 “大解構” :

1. 錯過初次餵哺的黃金機會

剛出生後能立刻餵哺母乳是黃金的機會,對日後能持續餵哺母乳有莫大的幫助,但很多媽媽都是 “開刀” 生BB,未能即日餵奶,今次訪問中我們也找了一位母乳媽媽Venus給我們分享經驗, “因為是 ‘開刀’ 第二天傷口仍很痛,需要捱痛落地行去BB室餵奶,那是我餵哺母乳的第一個難關,由於已錯過了剛出生的黃金期,不想再多等幾天了。” 另一方面,Joana補充說其實很多人以為 “開刀” 打了麻醉藥便不能立刻餵哺母乳,浪費了餵哺的黃金機會。事實上,不同的藥是有不同的藥性,有些確是不適合餵哺,但也有很多是沒有問題的,因為藥物經過母親的代謝後,留在其體內的殘餘份量很少。

2.  母乳媽媽坐月 “唔補得” ?

BB十月懷孕媽媽已有很多食物要忌口,到了餵哺母乳繼續忌口,真係會 “人都癲” ,而且又說餵哺母乳就 “唔補得” ,Joana回應說: “其實這真的是因人而異,我那時一樣有食薑醋和補身的東西,如沒有異樣其實這兩者是沒有衝突的。例如我就試過吃了兩顆荔枝便攪得BB腹瀉,之前從未聽過吃荔枝是有不妥,所以這需要真不斷的摸索,留意自己每天吃了甚麼較特別的東西和BB的反應。” 不過,Joana 也補充由於補品一般比較活血,應等惡露完結後才開始進補會較好,好讓創面盡快 “埋口” 。

3.  有病看了醫生要停止餵哺母乳?

這相信是母乳媽媽又或屋企人最關注的問題。Joana對此也有所體會。 “在澳門,大部分的家庭醫生對母乳的認知及處理比較保守,一般開了藥便叫媽媽停止餵哺母乳,有時反反覆覆看了兩三次醫生,便停止餵喂一週兩週,接着要重新餵哺便不容易了。其實外地有不少是 ‘支持母乳’ 的醫生,他們會講解吃了哪些藥是需要停止餵哺,哪些是沒大問題,讓媽媽可不用擔心服藥期間影響 ‘餵奶’ ,但在澳門僅有十分少數是這類我們稱之為BB親善的醫生。”

4.  吃了甚麼食物能 “發奶” ,又會那些會 “回奶” ?

相信一般母乳媽媽都聽過吃了韭菜、乳鴨、淡豆豉、麥芽等會 “回奶”,也聽過食用木瓜魚湯、章魚豬腳湯、榴槤、黑麥汁等會 “發奶” ,不過Joana則強調所有食物的效果也就是因人而異,唯獨媽媽們應多飲湯水、多休息,保持輕鬆心情,多“埋身”餵哺及輸出,才能刺激及保持奶量。有部份媽媽曾試過食用了不少坊間推薦的 “發奶食物” 後,都沒有太顯著的效果。

5.  餵母乳的BB會 “較黃”  (即母乳性黃疸)?

Joana坦言母乳性黃疸十分普遍,而母乳媽媽Venus也說這是她餵哺母乳的第二個難關。不過,根據加拿大兒科醫生Dr. Jack Newman (曾在Scientific American 和一些醫學期刊發表多篇哺乳文章),BB可能持續出現 “面黃” 達2─3個月之久,只要寶寶體重增加得很好,排便次數很多、尿量多而清澈,大致來說成長理想,在這種情況下不必停止餵哺母乳。Venus也回憶說那時醫生讓她暫停餵哺母乳,BB “面黃” 的情況確有改善,但一餵哺又變 “黃” ,以為真的就此要停止餵哺母乳, “幸好當時在群組內找到相似情況的媽媽,互相支持,了解原因後持續餵哺,隔一段時間後便沒事了。”

6. 六個月後母乳便沒有BB需要的抗體和不夠營養,不需要繼續餵哺 “母乳” ?

母乳擁有多種類型的抗體,能讓BB的抵抗力較佳,且較易被 BB吸收,而不論是吃母乳或奶粉的BB,他們在半歲後都需要添加副食 (米糊、粥、稀飯等), “據我曾看過的資料,奶粉所含有的額外添加的營養素有50種多種,而母乳則保守估計已達200種,且母乳是神奇的東西,會隨着BB的成長而含有不同所需的營養性,所以成份也是不斷變化中。” 也就是說,半年後持續餵哺母乳百利而無一害,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 (WHO) 建議,嬰兒出生後頭六個月應以純母乳餵哺,在隨後添加固體食物的同時,母乳餵哺可持續至兩歲或以上。

現時母乳協會的最主要工作之一是希望爭取政府在法律層面支持母乳餵哺,並創設 “友善” 的社會環境和設施,使母乳媽媽能更安心在 “出街” 時也能餵哺母乳。當然,Joana也坦言除了是推動政府外,她們最希望讓公眾對母乳有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並透過協會成為母乳媽媽交流、相互支持的平台,從心理和生理兩方面給予母乳媽媽支持,目前協會隔月便舉辦分享會,並透過不同形式的講座和諮詢讓母乳媽媽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餵哺母乳注意的事項,未來計劃透過義工培訓作母乳的推廣,也正與各大機構溝通,商討是否具有條件增設 “餵哺室” 或相關設施。

後記:訪問前筆者對母乳確是一知半解,只知道在奶粉屢次傳出受到污染又或 “一罐難求” 後,回歸餵哺母乳最 “實際” ,也省了不少支出,但在看似簡單的 “自然過程” 中,原來 “殊不簡單” ,確要給各位母乳媽媽一個 “讚” ,也希望透過這專訪讓大家對母乳有多一點的了解。

各位《ZA誌》讀者,如果你們發現了澳門的一些新鮮事又或奇人奇事想跟大家分享,歡迎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可能下一期的封面就是你的故事!

最後修改日期: 2022 年 9 月 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