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讀書一定會讀到澳門的四大支柱產業──製造業、旅遊業、建築業、金融業。當然,今時今日已是博彩業獨大,但原來在澳門,製造業雖已漸漸式微,但也有人勇於嘗試,開設澳門自家品牌的皮具店,ZA誌今期訪問了 “皮竇” 的三位負責人,了解他們如何樂此於 “皮” 。

Angela是 “皮竇” 三位負責人中的唯一一位女生,原來她是三位中最初對皮革情有獨鍾的一位。她回憶說其實自中學開始已很喜歡皮革的製品。 “那時一般的小女生都很喜愛卡通公仔的銀包,多是布質或膠面,但我喜歡的Snoopy銀包也是皮製的,相當特別。” 而Angela也有其獨特的品味,她喜歡簡約、原始款式的皮革小製品,可是平常在商店售賣的卻大多不是她想要的款式,當然那時她也未曾想過可以自己製造皮具。而她的這個心願就由她身旁的 “大男人” Andrew幫她完成。

身形魁梧的Andrew是Angela的先生。 “那時太太有身孕,恰巧得知在香港有關於製作皮革的課程,於是便前前後後到香港學習一年了。” Andrew解釋說。 “當然,香港的課程只是‘基礎班’,需要把學到的知識化成一門生意,我跟我的拍檔還跑到內地學習 ‘出格師’ 的課程,在課程中學到一個袋如何由 ‘冇到有’的過程,包括它的結構;紙樣的裁剪;車線的位置,甚至是工廠的管理。”

很多人創業過程的開端早就滿腹大計,但原來 “皮竇” 的開始也算實屬偶然。Andrew說:“最初在香港學‘做皮’時並未有想過開店,只是後來學懂了幾個款式後想開班教人,所以最初一直想着的模式為 ‘開班’ ,但在偶然的機會下與朋友傾談,對方覺得可以成為一門生意,建議可轉為 ‘量產’ 的模式。” “皮竇” 的另一合夥人Michael (主力負責設計) 也補充說: “就是這樣我們便順着哪兒可以有更進階的課程可報讀,原來發現皮革這手藝最佳的地方近在咫尺,就是內地,可以說,全球的皮革製品基本某些部分必定是在內地生產,就這樣一步一步邁向創業之路。”

相信各位讀者很多時都會聽到又或見到不少中小企因應付不了舖租人工等問題而結業,而作為中小企,甚至可以說是微企的 “皮竇” 在開業過程中又遇到哪些困難?原來也跳不出老生常談的租金和人手,且以後者較為嚴重。 “現在基本都是家屬幫手,試過請part-time,但很不容易,且要找到有負任心的更難,曾遇到一位求職者,明確表示不能 ‘返早’ ,因為要 ‘瞓覺’ 。” Andrew苦笑着。

Michael也補充,他們決定開店後最初已鎖定了在望德堂區,因為政府一直計劃把這區打造成文創產業區,但在該區找合適的店舖也不容易,原材料的供應和未能在澳門購買相關工具也是困難之一。

至於問到覺得 “做皮” 的難處時,Andrew二話不說便回應是 “耐性” ,Angela接着說:“我們這裡有不少學員學了一半便因沒耐性放棄了。” 而較特別的現象是,雖然女生 “天生” 喜愛 “包包” ,且學做 “包包” 的學員中也以女生佔絕大多數,但能堅持下去 “生還” 的比例還是男生較多呢!實情是不少女生到 “皮竇” 學做皮具的原因大多是逢年過節想給男友/老公製作一份心意禮物。

事實上,要成功就必須是持之以恒,擁有對目標堅持的決心。Andrew回憶曾跟三位白手興家的老闆傾談成功之道,他們均不約而同說出了 “堅持” 二字, “做生意怎會事事順風水” 。就這樣,經過一年多的堅持和 “摸着石頭過河” ,Andrew他們清楚掌握了市場的動向和 “皮竇” 的 “賣點” ,雖然開業時間不算長,並由無心插柳攪生意的 “開班” 開始,但他們已有明確的發展計劃。除了零售自家製產品外,也接受客人訂製個人風格的皮革製品,當然少不了最初原意的教學部分─以興趣班形式教授 “做皮” 方法和自製 “包包” 。而正正因為舖租和人手的問題,Andrew認為可以向寄賣的方向發展,能以較低的成本迅速把網絡擴大,目前已與新八佰伴合作寄賣於其專櫃,也正與香港和台灣那邊洽商中。至於為何有此構想,原來他們曾參與文化局主辦的外地參展活動,看到台灣誠品書店的經驗,當中有一層是寄賣台灣不同類型的文創產品,由於誠品的人流眾多,這樣便較容易讓大眾對新生品牌有所認知,提高知名度。

同時,他們也滿腹大計,計劃與設計師合作以crossover的形式應用在皮具產品上,並開拓公司的客源,為公司客戶設計皮革的紀念品,而今年開始 “皮竇” 在經營策略上也有所轉變,定期每季以限量的模式推出新款。

客源方面,Angela表示遊客與本地客人比例相若,但有別於到金舖和化妝品店購物的以內地遊客為 “豪客” ,到訪這相對隱蔽的後街以台灣遊客最為 “豪爽” ,而我們本地用家則多考慮價錢和款式。

那遊客又如何尋找到他們呢?與其他新興的小店一樣,他們的其中一個主要宣傳渠道為Facebook廣告,而政府在這過程中也幫忙不少。透過貿促局的商滙館 (新口岸旅遊活動中心旁,展示了不少澳門製造或澳門品牌的產品) 作為平台,讓不少遊客了解他們,並主動上門購物和尋找合作機會。為此,Andrew建議政府可以帶頭跟大企業洽商,開闢特定位置給文創人士透過租賃或其他形式展示商品,為文創產品創造平台。

雖然 “皮竇” 的 “三劍俠” 從簡單的興趣班開始,至後來在朋友的啓發後萌生開店量產的念頭,一切似是 “順其自然” ,然而,Andrew和Michael兩位在正式開店前潛心 “苦練” 了一年學好手藝,就像“打機”一樣儲夠經驗值才跟 “大佬打個痛快” ,也就驗證了一句老掉牙的流行語 ─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皮竇Leathership Workshop

澳門和隆街23號地下A舗
Telephone:  (853) 28353892

https://www.facebook.com/moritzmarble/info
最後修改日期: 2022 年 9 月 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