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政府對控制機動車輛增長的決心大大增加,雖然早在幾年前已有聲音說政府計劃提高新車的稅率,但一直只聞樓梯響,而上一年曾傳出政府將大幅收緊符合環保稅務車輛優惠的範圍,也使得不少人提早換車,掀起一輪購車潮,雖然最終政府確是對清單的車輛數目有所收緊,但不少家庭最愛的七人車和房車仍是稅務減免的範圍之內。因此,可以說12月中旬突如其來 “真的加稅” ,且以緊急程序細則性通過調升車輛稅法案並於翌日生效,不少人也覺得政府效率神速。

與此同時,在2015年第四季政府已相應提高了位處市中心和商業區的公共停車場的收費,時租方面,私家車日間 (上午8時至晚上8時)每小時6元,夜間每小時3元;電單車日間每小時2元,夜間每小時1元。而月票的固定位調升至2,300元,約幅53%;非固定位月票為1,600元,加幅一倍。政府預期,新車稅可令澳門車輛年增長率減少1%,而最近也有報導表示2015年澳門的車輛增長率已降至4%以下,是十年來最低,符合政府目標。事實上,截至2015年第3季,與2014年同期相比,機動車輛增長率仍在4.3%,可見2015年第4季新車 “落地” 應少很多,同時也有不少人註銷舊車。而從過往10年的機動車輛數目變化來看,經濟環境或是更顯著的影響因素,2009和2010年增長率分別低見3.6%和3.8%,正正是全球金融海嘯之時,配合賭收連續一年多的下跌,縱使沒有連串控車措施,2016年車輛數目增幅放緩應是 “意料中事”。

2006─2015年澳門機動車輛數目變化

年份汽車電單車總計變化 (%)
200677,50677,506162,8746.8%
200782,22482,224174,5207.2%
200885,04185,041182,7654.7%
200986,78486,784189,3503.6%
201090,21490,214196,6343.8%
201195,15195,151206,3494.9%
2012101,712101,712217,3355.3%
2013108,484108,484227,9374.9%
2014115,201115,201240,1075.3%
至2015第三季118,346128,106246,4524.3% (與2014年第3季比較)
資料來源:澳門統計暨普查局

但問題是,保持着低於4%的增長速度已是可喜之事?過去10年機動車輛數目多了近9萬,而以每年4%的增長速度計算,到2025年車輛數目便達37萬,即又增加了近12萬輛車,數字絕對驚人。可是,從大家日常的觀察又或 “道聽途說”,又有多少人因為加稅加停車場收費等而放棄了 “渣車”?

最近經濟市道大逆轉,住宅物業市場降幅達15-40%不等,物業租金也有所調整,但車位的租金則相對 “企穩”,而車位價格從整體上調整幅度也不多於20%,說明仍然有價有市?在買車養車成本確只會有增無減之際,為何大家仍在堅持?沒有可以替代的選擇嗎?

當然,有人說可能澳門人富貴了,不像以前那樣基本以行路為主,最多有時搭巴士;又有說以前大家基本住在澳門半島,出行基本不用坐車,但現在住在氹仔、路環;返工在路氹城等比比皆是,來往澳氹路三地如何走過大橋又或跨過連貫公路?或者,更重要的是我們已明瞭了以下3個情況:

1. 落雨之時截不了的士是常識吧!

2. 上下班繁忙時段過了兩三架巴士仍迫不上車是常態吧!

3. 過了半條馬路另一邊的交通燈仍是紅燈是很多時吧!

就這樣,擁有私家車/電單車其實在澳門來說也算是 “求生” 的一個技能吧!可以不用依靠他人而憑自身努力去到目的地是 “榮幸” 的事情,雖然往往現在 “渣車” 比行路更慢,但若家裡有小朋友;有老人家;又或有孕婦,要在繁忙時間 (不說下雨天) 擠上巴士必須要有很厚的 “面皮” 和很大的 “衝勁” 迫上去,而若非在總站或多人落客的站等車,飛站情況屢見不少,連 “衝” 的力量也省回。

事實上,細看一下地圖,如大家的家與上班/上學的距離不超過2公里 (即約由筷子基至新馬路;關閘至荷蘭園),步程也大約是半小時,而筆者身邊也有朋友,縱使下班後需要走路40分鐘 (內港至黑沙環新填海區) 才回到家,但也寧願這樣做,因試過太多次在十六蒲巴士站 “絕望” 地等車。多年前政府曾提出規劃興建多條步行系統,這確是一個美好的願景,讓大眾可便捷和舒適地 “行路”,鼓勵轉變出行模式,可是,除了是氹仔和路氹區已落成/興中的幾條步行系統外 (且它們之間是不相連接的),澳門區的步行系統仍未有任何 “聲氣”。而多年前曾試行的巴士報站系統,讓乘客有所預算 (如知道起碼多等15分鐘才有巴士,不計算是否迫得上的可能性前已可考慮是否改為行路),也是優化公交配套措施的一個手段,可是,在幾條路線試行了一段時間後又 “冇影” 了,最近竟然是當中有兩間巴士公司自行研發了apps供大眾使用,筆者試用過也覺挺實用,難道這就是私人企業與公共機構效率的差異?

為此,澳門的交通狀況確是已驅使部分人選擇以步行上班上學,但若然距離是難以走路的,則選擇以 “駁腳” 的模式出行。在外國,踩單車轉公交是常見模式,但相信大家也清楚澳門的 “駁腳” 就絕不是這情況,而是渣電單車到停車場轉私家車。在澳門舊區,唐樓林立,大部分也沒有設置停車場,又或是附近車位不敷應用或租金高昂,買了車便要跨區找車位安置,住沙梨頭、新橋區的泊筷子基;住中區的泊皇朝,且據筆者所知,這種 “駁腳” 模式的運作是經得起 “年月” 的歷煉,不少朋友多年也是如此。

再者,縱使在澳門部分私家車只有在週末和假日才出動 (在上班/上學地方難以找到車位),且仍要花上2,000多至4,000不等的每用租金,但大家仍然不捨得放棄 “架車” (當然已不計算可能用了200萬買/供一個車位),為了能養它,我們可能在食飯省一點;在買衫省一點;又或選擇 “駁腳” 等模式,總之結果是能擠出車位租金的 “預算” ,或是每天守候晚上7點半後的路邊泊位,又或是期望一個月不抄牌多過5張超過車位租金的,便能繼續 “渣車”。這樣,在下雨天、寒冷天、繁忙時間又或緊急之時,它所發揮的作用便讓人不捨割愛。

最後修改日期: 2022 年 12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