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門,每一家庭有一部私家車/電單車,又或兩樣都同時擁有是十分普遍的,而私家車一星期只會是週六日才 “渣出街” 也是相當正常的,因為週一至五上班或更多以電單車代步。

近年澳門除了周街多了不少靚車名車跑車外,總體車輛增長數字更 “踩盡油”,至2015年底澳門已有機動車輛近25萬輛 (汽車11.9萬,電單車12.9萬),與道路長度的增長來比較,贏足 “九條街”。2005年至2015年,道路長度的累計增長只有16%,但汽車和電單車則分別增長62.4%和64.5%,而前幾年經濟最好景的時候,汽車的增長較電單車的還要 “快一截”。

2005至2015年道路長度與汽車及電單車增長的變化 (累計)

image002
資料來源:統計暨普查局

所以,現實的情況就是越來越多人一起爭用相同的路面,而在駕車過程中產生的矛盾也自然越來越多,友誼大橋和西灣大橋幾乎隔天便有一單交通意外,導致大塞車,尤其友誼大橋的 “友誼” 指數最低,不知是否因眾多發財巴、泥頭車等大型車輛使用易生意外,而縱使沒有交通意外,平日早上8點15分後友誼大橋往氹仔,下午5點半後友誼大橋返澳門基本不用聽電台或留意交通事務局的app,也知路况是多車/擠塞。不過,最讓筆者覺得震驚的是,往往在週六日下午渣車外出才是惡夢的開端,或許大家也真的只有週六日才有時間渣車出外,又可能因需扶老攜幼出外,3點過後不少平日的交通黑點只會 “更黑”,筆者曾試過由塔石駕車至永樂已用了40分鐘的時間,行路其實也就是15分鐘而已。而週日和公眾假期才實施的新馬路公交專道,更令車主們無路可走繞大圍,加重週邊道路的擠塞情況,但又不見得週日實行公交專道能有多少市民或遊客獲益。

而人多車多的確造成我們現在渣車的 “友善指數” 每況愈下,相信大家也經常見到明明前面 “塞死” 了,但因為轉了綠燈還是要好像迫上巴士一樣 “塞埋入去”,這樣,到第二條線也轉燈時,又一批車 “湧” 過來,大家打了蛇餅便齊齊 “坐艇唔駛郁”。而筆者近年渣私家車也偏向不走小路橫街,因為很多情況下小路需讓大路的車先行,但根本等了又等也沒有機會把車 “鑽” 出去,在大路的車也鮮有主動讓先,或許因為澳門的路況大家已浪費了不少時間,所以可以不讓的便不會讓,爭取逝去的光陰。

而大家也可能經常遇到的另一個情況,就是主幹道或大街上有車輛停車等人 (是的,係等人而不是上落客!) 往往使得後面形成長車龍甚至響號仍不為所動,其實若可以轉入其他街道等候,又或兜多一圈,也可皆大歡喜。

除了常見因切線或追尾而導致交通事故而自然導致大塞車外,在澳門,交通擠塞不少情況下係 “整” 出來的,就是因為掘路。以筆者經常行走的沙梨頭至新馬路來說,單是沙梨頭近水上街市至十六浦的一段700米的沙梨頭海邊街和巴素打爾古街,在過去兩年,差不多沒有一整個月是沒有掘路的,一掘便肯定其中一段路封了形成兩線變一線的樽頸位,最要命更是一段路可以同時有兩處掘路,即是說過了一個樽頸位又再來一個。雖然政府曾表示,當局對道路質量有一套監管機制,部門間和承建商也會定期舉行會議加強協調,同一條路一般原則兩年內不允許再開挖,但我們看到的實例似乎並非如此。縱使該路段部分工程是因修整公交專道才實行,但筆者所見其工程種類不單是擴闊或重整路面,水、電、電訊各式各樣 “一應俱全”。

大家而且更要小心澳門的道路是十分 “脆弱”的。前幾天又發生馬路路陷,氹仔史伯泰將軍馬路近宋玉生博士圓形地 (即麗景灣酒店的迴施處) 便出現面積約一米乘一米的大坑,若沒留意隨時……

資源來源:網上圖片
資源來源:網上圖片

現時每次大雨後總說因水土流失,大量重型車輛使用等原因而出現大大小小的坑洞,而掘路工程又真的 “夾過一樣” 一邊掘完才另一邊或前一邊再掘,讓交通塞上加塞,難道這是當局的控車手段之一,讓車主怒火街頭以後唔渣車?!說實在,筆者寧願像幾年前高士德換地下水道的工程而分階段開掘高士德,雖然曾有一年多的 “黑暗期”,但起碼預早告知,政府也有一連串的應對計劃,及後幾年也很少看到高士德有掘路工程。但願好的經驗作借鑑,壞的實踐不再來。

最後修改日期: 2022 年 12 月 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