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桌上遊戲在華語地區得到長足發展,兩岸的新出版社與代理商如雨後春筍般登場獻game,為華語玩家帶來最時尚的中文化桌遊與原創作品。
在互聯網行業發達與快遞便利的消費習慣下,好多嶄新的遊戲已經可以直接在網上下單與參加眾籌,進一步壓縮了線下實體店的生存空間。那麼,在網購盛行與租金壓力的狹縫中,澳門的桌遊實體店可以賣甚麼?又有甚麼人來買呢?卓傑桌遊的店家阿杰與我們分享了他的經營現況。
卓傑桌遊店裡的品項,以香港栢龍玩具出版的桌上遊戲為大宗。「因為栢龍 ── 我接觸他們公司,(覺得)他們對桌遊(零售店的)支援比較多。」他說:「(意思是)無論你進貨的量啊,或者,桌遊活動上的支援,都係比較多;因為之前曾經做活動啦,都與栢龍他們聯絡,獲得了較全面的支援;(加上)我一直都和他們合作,所以,就一直都跟他們進貨囉。」阿杰解釋。
面對遍及全國的桌遊出版社與代理商,和他們進貨、打交道,阿杰又有甚麼心得呢?「以前有直接接觸其他(出版社)的時候呢,其實個『量』呢 ── (由於)我家舖頭小,可能(進貨)量呢,就未必『食』到很多。(故)而栢龍在支援小店家上呢,(顯得)比較全面。」香港栢龍玩具成立於2012年,目標是「將我們喜歡的,讓更多人喜歡」,除引進並中文化大量國外熱門桌遊外,也參與、支持各種桌遊活動,推廣桌遊文化不遺餘力。他舉例:「(剛才說的那)個活動呢,本身不是我自己店去辦的,係其他機構舉辦,透過我聯絡。當時,栢龍都好支持這個比賽活動,贊助了活動的獎品。」
桌遊活動可大可小,有二人遊戲、四人逐鹿、十人聯歡……不一而足,隨人數差異而有不同的玩樂體驗。阿杰也在他的社群裡組織桌遊活動,更多的是新game 試玩,但卓傑桌遊店裡,積累新、舊、經典桌遊汗牛充棟、如幾座小山,他如何決定要開哪款遊玩呢 ── 還是說,只要能促銷新貨就好?「我們都會玩的 ── 當有新game 的時候,因為特別想試,就會特別約一下。」
他續道:「建立社群的目的都係想約人去開game ── 至於玩哪款遊戲其實我真係無所謂;老實講,主要都係想試game。但如果群友有game 想試……自己帶來又得,我開又得,係啊、其實真係無所謂。組建群組都係(為了)方便大家。」開一家店,以饗同好,佛系經營,是入世修行,也是生活美學。
至於來買桌遊的人,阿杰分享說:「我接觸比較多的是團體,通常機構、團體他們會來買遊戲去做活動。」除了大宗的機構訂單外,其他客源多數是本地桌遊玩家,「係啊。這兩類的顧客群會比較多咯,又或者,都有一些想買桌遊和家裡人玩,但係又不熟桌遊的人也會比較多。」社服機構、青年中心、玩家與家庭遊戲消費者,是澳門實體桌遊店仍能存續的主心骨。
卓傑桌遊現與球琪桌遊共享同一店址,談到未來計劃,租約與空間果然是小店的最大的生關死劫。「來年 ── 因為現址租約將近到期,所以我們可能都要計劃下一個位置。」阿杰談了他對新址的期望:「希望會係一個大一點的空間。但係……我都要看合作夥伴啊或者自己的能力,可以不可以去到(理想中的)位置咯;係啊、因為都有挑戰。」阿杰說。
延伸閱讀:https://zamag.net/novelty/從福安街到福華巷-──-牌手展宏與他們的球琪桌遊/
經營桌遊店,如投身一局實境桌遊,遊戲體驗得掛鉤市場趨勢、自身的資源、其他玩家的動向等各種因素,收獲的成功感與損失都加倍地真實,但維繫的人際關係與服務到消費者,也是如假包換的。
桌遊有輸贏,不少玩家從中歷練了對外事的平常心,桌遊店從來不是營利滿分的一門業務,但透過桌遊店所創造的人與人之間的連繫、人們透過桌上遊戲所經歷、體驗到的新奇與美好,這份豐富,卻是不爭的事實,是無法僅用帳目的損益來衡量的社會價值。
延伸閱讀:衡門深巷裡的卓傑桌遊店
父母的兒子,兒子的父親,桌遊的玩家,圖書的讀者,鍵盤上的舞蹈員……通通是可以在我身上貼上的標籤,是我們之所以可以相遇的必須的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