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豆腐,澳門人腦海裡總會湧現榮記豆腐的身影,承載澳門人點滴回憶。榮記豆腐開業六十載,始於澳門內港街頭,為行色匆匆的趕船人送上一碗熱騰的豆腐麵或豆腐花,之後榮記豆腐便在澳門果欄街安營扎根。榮記豆腐不僅價格親民實惠,更一直秉承初心,堅持手工製作每一磚嫩白誘人的豆腐,填飽了果欄街一眾街坊的胃口,記憶裡滿是荳花的香味,經歷無數個晝夜更替,與澳門這小城共同成長,見證歷史的變遷。

樂天知命「老頑童」—— 華哥
榮記豆腐老闆華哥可謂是店舖的「生招牌」,也是一位樂天知命的中年人,心底裡住著爽朗,年輕的靈魂。他經常站在店舖前,與來往的街坊閒話家常,一聊就是半天,時刻與大家建立了一種深厚的連結;大家不僅吃的是豆腐,裡頭裡更包含了與老朋友的寒暄,談笑和友誼。接手榮記豆腐前,華哥是一個自由不羈的的士司機,喜歡駕著的士穿梭於大街小巷,過不被束縛的人生。在20世紀80年代,父親退休後,華哥與哥哥接手榮記豆腐。那時,他用了接近四年的時間去學習製作豆腐的方法。華哥感嘆道:「那時候,我們不捨得僱用員工,我們就像從前父親工作的日程一樣,從凌晨三,四點起床,到晚上十一,二點才睡,生活也很枯燥。」他回憶,有一次在廚房,他拿著做豆腐的板子,對著鍋,流下了辛酸的眼淚。但到後來,華哥就慢慢習慣了這種生活,從清晨到日落,從傍晚到深夜,過著奔波勞碌的日子。就這樣渡過了幾十個年頭,榮記豆腐一直走到今天,味道依舊不變。

順應時節  因地制宜
華哥提到到,在六十年代,還沒有果欄街店舖的時候,父親就會推著車,在人多的地方賣豆腐。一開始,父親曾在內港碼頭擺攤;賽車時,會在松山的涼亭上把豆腐賣給觀看賽車的大眾……經歷了無數日曬雨淋,嘗盡辛酸。華哥回憶道,那時因為只有手推車,沒有辦法裝到很多樣的菜品,所以在出品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夏天的時候,烈日酷暑,他們就賣消暑解熱的荳奶和荳花;在冬季,他們便提供熱呼呼的麵食,利用季節的變遷,更容易吸引到顧客。到了80年代,華哥與哥哥接手時,父親已擁有屬於自己的果欄街店舖;有了店舖的優勢,菜品的限制方面也減少了許多,於是榮記豆腐美食的種類也逐漸多元化,顧客也坐得更舒適,衛生條件也更好。

兄弟同心 多勞多得
華哥笑言:「其實我很懶,不喜歡思考,所以我就負責經營店舖;哥哥則默默地用心做好每一磚豆腐,讓品質更好;弟弟則在優化程序,簡化步驟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就是兄弟間心照不宣的默契和彼此的配合,讓榮記豆腐的生意愈發紅火。那時,因為有了實體店,同時競爭也相對較少,在盈利方面算是不俗。華哥總結:「這算是我們用勞力換回來的報酬,大家都辛勤勞動,踏踏實實地經營,算是多勞多得吧!」

支撐的動力
兄弟的默契分工是榮記豆腐成功的一大原因,而在背後默默支撐著華哥讓他直到現在依舊堅持的是他聰慧、堅韌的妻子。「我1977年出來開的士,然後就認識自己的妻子。那時候我很自由,每一天找仍是女朋友的她喝咖啡。從那時候開始,我就認定了她,在她19歲那一年,我們就結婚了。」之後,不僅榮記豆腐取得成功,妻子也一直在籌備分店的開張,給予了華哥相當大的支持和幫忙。「每開一家分店,我都並不贊成,因為太辛苦了,太累了,但是妻子還是選擇堅持和繼續,並一直撐到現在,我真的很欣賞她。」當時妻子不僅周羅分店的大小雜務,還兼顧一間時裝店。華哥很佩服她的毅力,在他心目中妻子是一個很有幹勁的人,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媽媽和妻子。

記得有一次,妻子發了一些他們一起生活的老照片,女兒打趣地問媽媽:「你有沒有後悔嫁給爸爸?」妻子毫無猶豫地說了一句:「今生無悔。」華哥動容地說:「那時我的眼淚也忍不住了。有時候,我甚至不知道怎麼用言語去形容為什麼一個人會這麼善良,認識到自己的妻子是今生最大的幸運。」

獨特配方 熟能生巧
為什麼榮記的豆腐能夠在時代的變遷中屹立不倒?人手製作與配方可是其中的精髓。60年的歷史造就了這項工藝的不斷改進和優化,所做出來的豆腐不僅傳承傳統工藝蘊含的味道,還在製作上進行了簡化,讓產量更多,製作更快,更好保留黃豆的獨特鮮味;所以榮記的豆腐不僅是食物,更是一磚很講究的工藝品。談到人手製作和機器的不同,華哥如實道:「之前我也有嘗試過用機器去製作豆花,但是銷售不理想。就連小朋友也率直告訴我,和從前的味道不一樣。」

因機器是用蒸氣蒸煮,水蒸氣是不停地往豆腐打水,把所有的雜質隔絕了,但就缺少了豆的獨特香味。而人手製作會保留一點豆渣,煮的方式也保留了黃豆最本質的芳香。

擔憂和難題
直到現在,榮記豆腐仍深受大家的愛戴,但由於社會不停的發展和變革,讓榮記豆腐在經營方面受到多方面的衝擊。現今,新興食肆層出不窮,大家的選擇多了,競爭自然就大了,而華哥也在想辦法,如何能吸引更多的新客源?另外,華哥也嘆息道:「其實我也開始感到灰心,因為疫情的關係,生意減少了不少,而且延續的時間太長,現在還沒看到盡頭。」而在員工流失方面,華哥也十分傷神。他坦言現在的員工很難留住,因為現在內地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所以員工流失量大也是極需解決的問題。「最近,一走就走了5名外地勞工,在澳門也找不到本地員工願意從事這項工作。這讓人很頭疼,如果沒有人幫忙,快就會面臨危機。」華哥無奈地說。

優化項目
為了改變目前所面臨的困難,華哥考慮了良久並參與文產基金的社區文創計劃,而幫助榮記規劃整個項目的是兩位富有熱誠的年輕人:阿軒和 Wallace。在整個優化項目中,阿軒主要負責視覺設計,而 Wallace則專注在市場推廣上。雖然他們年紀不大,但憑藉自己的拼搏和衝勁也分別創立了屬於自己的公司,在年輕一代的創業者裡已嶄露頭角。阿軒坦言,自己小時候就經常光顧榮記豆腐,和榮記豆腐一同成長。在他們心目中,榮記豆腐不僅是一家食店,更是承載著珍貴回憶的店舖,在他心裡佔有很重的份量。阿軒鄭重地說道:「我們找了華哥三次,因為我覺得這麼具歷史價值,有意義的店舖值得被大家所記住。」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創新和努力將榮記豆腐的特色放大,通過設計和網路的營銷打造屬於榮記豆腐的品牌。畢竟,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象徵性、精煉、特別的東西,才會更容易烙印在大眾的腦海裡。

標語和網路推廣
「匠心手作,豆香濃情」這句是 Wallace 為榮記豆腐寫下的slogan。他表示,這句話雖簡短,卻字字具代表性。他說:「在和華哥的談話中,聽他講從前的故事,覺得匠心手作最適合形容華哥一路以來的堅持和用心;接著我覺得最關鍵的是味道,因為店舖核心就是豆腐,榮記豆腐保留了豆最原汁原味的特性和香味。」除了構思標語,Wallace 還在網路宣傳和網頁設計上花了不少心思。

在科技化時代,若要吸引年輕一代的眼球,網路曝光率是極其重要。Wallace 不僅為榮記豆腐製作網站,還在社交平台Facebook上作宣傳。在 Facebook 上,他沒有著重標榜食物有多好吃,而是通過發佈一些榮記豆腐的老照片,希望能喚起大家對這老字號的回憶。他驚奇的發現大家的反應非常熱烈,很多人在貼文下留言自己對榮記豆腐的記憶和故事,是大家心中一些充滿溫暖,一去不復返的美好的時光。對此Wallace 和阿軒都表示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而不僅僅是一項任務,他們希望在設計和創作方面都能做到「有血有肉,有溫度」,而不只是純粹的提供一項服務。

設計中的新舊結合
談到設計,阿軒直言自己曾改過無數次。「因為我想要將更好的一面呈現給大家,讓大家能記住這家意義非凡的店舖。」在 logo 設計方面,阿軒表示自己沒有直接搬用榮記豆腐原本的招牌,而是採用象徵化的設計,他在logo上加了少許筆鋒,添上一點歲月斑駁的痕跡。而中間的圖案就設計了復古的花紋圖樣,並配上四磚豆腐,是一個很具象化的展示;在 logo 的字體方面,並沒有作太大的改動,因為這些字體越來越少,他想將這些字體保留下來,稍為作適當的優化,讓觀感更好並帶來一份歷史感。

另外,店舖的左側有一個照片牆,紀錄了榮記豆腐這六十年來的歷史和演變。從「推車仔」有實體店。雖時間和空間有所轉變,但不變的還是那顆堅定製作優良品質的心和讓人念念不忘的味道。他希望之前沒接觸榮記的人可通過照片牆了解它的歷史,老顧客也可從中回憶起之前的點滴,就像是跟著店舖的痕跡走進自己的回憶隧道。

阿軒不僅為榮記做了 logo 和照片牆,也做了插畫和捲簾,並對一些位置所翻新,因榮記豆腐所處為低窪地區,易受颱風侵襲導致水浸,所以翻新過程中就特別選用一些防水的物料。

優化中的取捨
在優化中,華哥諮詢了阿軒是否能換一個燈光招牌,讓門店門口看起來更醒目。阿軒和 Wallace 則不建議作更換。他們覺得如果拆了現在的招牌就沒有了原本的時代韻味。在他們心中,這是一個無可估量極具歷史價值的東西。Wallace 由衷地說:「可能有些你覺得很平常的東西,之後就會變得很有價值;尤其對我們年輕一代的人來說。」所以他們堅持在優化中,能夠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有的元素,盡量保持店舖原質的價值和神韻,所以改造中,取捨的拿捏是很重要的,到底有多少新元素加進去,有多少值得保留,看的便是設計師和規劃者的經驗和技巧。

風雨依舊,踏足前行
在疫情的影響和新興店舖遍地開花的時代下,榮記豆腐依舊保持供應最有誠意的手工製作和原有的風味,依然選擇負重前行,實屬可貴。而優化項目,讓店舖注入活力,讓榮記豆腐這些富含歷史價值的老店能更大程度地被世人所記住。在榮記豆腐的優化項目中,年輕一代的阿軒、Wallace 和店主華哥分享兩代人的想法,通過新舊的碰撞,讓榮記豆腐以一個更獨特,更具感染力的形象呈現在大家眼前,勾起更多人對榮記豆腐的記憶;不僅是為味道,為情懷,也是宣揚老店家那種風雨依舊,堅定不移,踏足前行的精神。

採訪:子立、然木、伯頓
撰文:子立
攝影:Tim @ Tim’s photography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最後修改日期: 2022 年 12 月 1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