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海,我們多麼的熟悉;但對於住在我們海域附近的動物,既熟悉又陌生,或許從電視、書本、水族館經常看見,但認識又有多深?

你又是否知道,一直在我們附近的中華白海豚,受到填海工程、水質污染和海洋垃圾的影響,數目只餘下47條?

一位來自澳門的女生,了解到海豚的情況後,全心全意投身在香港野外海豚的生態研究,以及海豚保育的推廣和教育工作。她幾乎每天都會觀察海豚,但她更希望的是,看見更多海豚媽媽帶著海豚寶寶躍水而出。

Viena 7 (1)

「海中大熊貓」

麥希汶(Viena)目前在香港全職進行野外海豚生態研究的工作,長期監察中華白海豚和江豚的活動;同時,她也是香港海豚保育學會的成員,義務進行海豚的宣傳、教育及推廣工作。

珠江口是中華白海豚在中國其中一個重要的族群,他們吃河口魚維生;而香港的大嶼山就是位於珠江河口的其中一面,因此 Viena 的團隊主要在大嶼山進行研究。

這工作聽下去十分有趣,但其實很不容易,首先至少要求不怕暈船。「我們一星期會出海三至五天,觀察海豚的數量、行為,拍照記錄和分辨每條海豚;而另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上山,從定點的高處觀察海豚。」

Viena 解釋,在山上可以完全不被海豚發現的情況下,觀察海豚的活動。「透過這方法,我們可以知道,例如興建一座橋之後,海豚會不會避開橋而活動;又例如一些工程船或高速船的出現,可以觀察到海豚會不會因此改變游水的行為。」

陸上觀察. (photo: Daphne Wong 《白海豚失樂園》)

珍貴的中華白海豚被稱為「海中大熊貓」。在1997年香港回歸的時候,海豚被譽爲吉祥物,但事實告訴我們,他們的遭遇並不吉祥。「我們研究得知,海豚的數目由2003年的188條,到2017年,只餘下47條,比例下降了75%。」Viena 說。

那是為甚麼?「人類的活動和海豚有很多衝突,如沿岸的發展、填海工程等,會令海豚失去棲息地;一些漁業的活動,尤其是拖網捕魚的方式,有機會纏繞著海豚,令海豚不能上水呼吸,導致死亡;還有高速船頻繁地來往香港、澳門和深圳,嘈音會趕走海豚,影響他們靠聲音來覓食,亦會因為船速太快,海豚有機會被撞傷致死。」

除此之外,水質污染等其他生活壓力也影響著海豚的繁殖、免疫力和成長。「死亡多了但出生少了。以前100條海豚裡,會看到一條海豚BB,但現在可能1,000條海豚之中,才會看到一條幼豚。在2016年和2017年,我們只觀察到一條海豚BB誕生。」Viena 還說,海豚媽媽在哺乳時,不知不覺地把海洋中吸收到的毒素也帶給海豚BB,有機會導致幼豚夭折,群體健康出現問題。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曾記錄了一段令人心痛的短片:在2015年,一條編號為CH34的中華白海豚,在海上用身體頂著它死去的海豚BB,漂了七天七夜。)

愛環境的她

Viena坦言,她並不是從小就喜愛動物和海洋,但很喜歡看動物的記錄片,也因為曾看過一本講述環境保護的漫畫,開始對保護自然環境有興趣,因此在準備升大時,選擇了修讀環境科學。

也正正在大學期間,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在 Viena 就讀的大學舉辦了一個課堂,讓她了解到海豚的困境及受到的威脅,意識到需要更多的保育。因此由暑假實習開始,決定投身這一特別行業,到畢業後正式加入研究團隊,至今已有5年多的時間。

一個女孩隻身到香港「上山下海」,但無懼辛苦的 Viena 形容自己很幸運。「雖然媽媽經常說很擔心我的工作辛苦,需要日曬雨淋,但其實全家人都十分支持我,也給予我很大的自由度,做自己有興趣的事。」相信不論甚麼職業,只要得到身邊人的支持,辛苦也變得不辛苦,變得值得。

選擇的力量

讀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覺得,我們不是研究員,又能做一些甚麼來幫助海豚?

「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平日可以多留意自己用的產品,如潔面乳、牙膏等等,有沒有一些成份會傷害海洋,例如一些含微塑膠的產品,使用後會隨著水流入大海,不知不覺地被海洋生物吃掉;又例如我們常用的塑膠餐具和飲管,可以多思考這些一次性用品最後會不會落到海洋,影響海洋生物的生存。」Viena道。

她續指,市民也可以多使用一些天然、有機的用品,可以減少海洋污染的問題,因為現在海中的污染物、毒素、重金屬等都是來自人類使用的化學品。「海洋生態的健康與我們人類都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吃很多海產,但內含的重金屬我們看不到,受影響也不知道。所以,在吃海鮮時,也可以多留意,選購一些可持續海鮮。」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舉辦的其中一個重點活動,是海豚考察團,帶公眾出海認識海豚。但 Viena 說,這個活動的重點是不可以干擾海豚,也不能對他們造成傷害,是希望讓市民了解可如何保育他們。「我們會帶市民出海半天或一整天,遵守觀豚守則,由資深的導賞員指導市民,帶出保育知識。」

但是,大澳有一些不守觀豚規則的小艇,每次只帶遊客出海看海豚20分鐘,為海豚帶來滋擾,也曾經因高速駕駛令海豚受傷致死。因此,Viena 不建議公眾乘坐那種小艇,認為這也是想愛護動物的消費者可以選擇的。

發展必然造成破壞?

為了還給海豚一個更好的棲息地,香港海豚保育學會發起了「一人一信救海豚:支持成立大型海岸公園及高速船改道」的簽名行動,目前已收集了一萬七千多個簽名。

然而,Viena 表示,團隊數年前已給予「南大嶼高速船改道南移」的建議寫給公共部門和船公司,但一直都沒有得到支持。「他們認為改道高速船會令乘客不安全,因為會令一部分船程較離岸和大浪;但我們知道,改道只會令船程增多8分鐘,而且原本離開大嶼山後,在珠江河口都有一大段船程是在離岸,都是大浪的海域,改道其實不會造成太多不便。」

而成立大型海岸公園方面,Viena 解釋,早在10年前,已有計劃在大嶼山兩個位置建立保護區,但到目前仍未見成果,而且兩個保護區是分散的,中間有高速船經過,海豚一樣有機會被撞傷,不能保護他們的生態走廊;但如果高速船改道,便可以連接兩個保護區。

Screen-Shot-2017-07-01-at-9.27.07-AM

Viena 認為,「先破壞,後保育」的發展方向已為海洋帶來不可逆轉的破壞。「要幫助海豚的話,應該在工程開始之前去做,清楚對海豚的威脅,令工程可以保護海豚;然而,以港珠澳大橋為例,在工程期間所做的補償措施,例如嘈音的隔音屏障、填海的隔泥沙網,甚至工程完成後在旁邊建立給海豚的補償區,都無法遏止對海豚的影響。海豚失去了一個棲息地,並不能在另一地方補償。」

但她認為,現在橋建好了,是改變不到的事實,我們應該吸取教訓,令更多人知道建設為海豚帶來的影響,作為教訓,不犯重複的錯。

可是,海豚即將要面對另一大威脅:香港的「明日大嶼」發展目標。Viena 解釋,因面積很大(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填海160公頃,而「明日大嶼」需填海超過1000公頃),對海豚的影響可能不只是十倍。

「雖然目前海豚的重要棲息地不正是明日大嶼的位置,但因為海豚都在附近出沒,有機會影響到他們,甚至更加影響江豚,他們住在河口離岸一點的地方,因為江豚性格比海豚害羞,沒有很多人認識和研究他們。我們認為,一個那麼大型的工程開始前,應該要進行多年的研究,而不是現在做一點的調查便可以了。」

人人都想看見海豚,難道人人都要看見海豚?

除了野外海豚研究,Viena 亦十分關注圈養海豚的問題。世界各地不同的海洋館仍會捕捉野生的海洋生物,放進館內圈養「海洋館都會說保育,但圈養其實是虐待海豚,是假保育。因為海豚本身的活動範圍很大,圈養會令海豚的活動範圍變得很小很小,令他們出現異常行為,身體和精神上都會出現毛病,因此壽命會短很多。」

另一方面,Viena 認為以參觀海洋館、水族館的方式向大眾宣傳和教育「環境保育」,扭曲了正確的觀念,尤其是小孩子,只會向他們傳達「人類可以控制動物」的思想。

「其實人類去認識海豚不一定要去參觀困住他們的水族館。例如恐龍,小朋友都沒有見過真的恐龍,但都十分認識和喜歡恐龍。因此,向小朋友教育一種生物,不一定要看見真實的他們。」

Viena 表示,近年看到了香港海洋公園在這方面有所改善,例如展示野外海豚的畫面,亦減少了馬戲式的海豚表演。她希望可以向其他地方借鑑,用一些新科技,模擬海洋環境,慢慢取代圈養海豚。

Viena 3 (1)

把經驗帶回澳門

對於未來,Viena 希望把海豚保育的知識帶給澳門人,尤其是年青人。「在香港的小學、中學都已經有一些關於海洋生物的講座,讓學生從小就了解他們近岸的海洋生物,也透過出海的活動,令學生認識目前對海洋的破壞。」

採訪及撰文: L. W. Flora
攝影:Alex Chan

最後修改日期: 2020 年 11 月 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