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幾年前在偶爾的機會下認識到「拍板視覺藝術團」,這是一個以非牟利性質從事電影推廣活動,促進澳門電影發展、籌劃攝製、促進電影文化的團體。拍板一直有免費電影放映,皇子以往透過他們認識很多澳門沒有上畫的電影。最近他們與文化局合作,為第三十屆澳門國際音樂節的延伸活動,於不同社區舉行多場免費戶外放映會,第一場皇子就親身到場支持。

閃亮的歌聲

《閃亮的歌聲》(法語:La Famille Bélier)是一部2014年由Eric Lartigau執導的法國溫情喜劇片。此片於第40屆法國凱撒獎(César Awards) 入圍最佳電影、編劇、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五項提名,女主角Louane Emera奪得最具潛質女演員獎。本片為法國2015年第一季票房的總冠軍,也是法國電影繼《閃亮人生》(The Intouchables)後的一大奇蹟。女主角Louane Emera 因參賽「法國好聲音」而成名,角色可以說是為她量身訂造,初登大銀幕便橫掃多個最佳新人獎。

故事講述Bélier一家四口,在法國小鎮經營農莊,售賣芝士為生,看似跟一般家庭無異。但事實上這家人除了16歲的女兒波娜外,其餘都是聾啞人士,日常靠手語溝通,波娜就是全家人和外面世界溝通的橋樑。有一天,音樂老師發現波娜的歌唱天賦,驚為天人下,鼓勵她到巴黎合唱團面試。可是她一旦離開,家中將立即失去依靠,波娜陷入了實現夢想和離開家人的掙扎中……

本片飾演父母及弟弟的演員,當中有兩位是健聽人士,花了四至五個月時間上手語堂,出來的效果十分逼真,只有一人是真正聾啞人士,我先不開估,留待最後再告訴大家。

通常以聾啞為主題的電影,會以一名聾啞人士為主角,配以一群健全者作為組合。而《閃亮的歌聲》卻是三個聽障與一把天籟之聲,這一家的設定,讓女兒波娜成為當中「不正常」的一位。而本片亦沒有把聾啞人士拍成弱勢社群,由一開場波娜陪伴父母覆診,要女兒代傳話,到市集擺檔媽媽負責微笑,女兒負責收錢等生活軼事就已經笑料百出,完全沒有愁雲慘霧,反倒是溫情洋溢,一家四口沒有秘密。

本片凝造的衝突位頗為新鮮,波娜擁有天籟之聲又如何?摯親的親人偏偏聽不到,媽媽向波娜發怒的一幕令人深刻:「你有聽覺,你知我有多崩潰?我討厭有聽覺的人。你現在還說要去參加歌唱比賽!」這是波娜媽媽的心聲。原以後聾啞人士的媽媽知道女兒是健聽,理應是開心的,但劇中的媽媽卻相反,或許是怕女兒會討厭自己,或是怕女兒會離開,愛可以讓人堅強,同時令人脆弱。那一幕,看得讓人心痛。

看完本片後,才驚覺不是單純的青春勵志片,夾雜一個追夢、夫妻情、親情、友情、愛情等等的故事,當中都是波娜生命裡面重要的人物。每個人天生就有不同的特質,但並不會妨礙我們成為深愛彼此的家人。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不應成為束縛,怎樣在彼此相互關愛下,仍是處於自由的,相信是本片最大賣點。Paula與家人數個互動,好好地回答了這條的問題。

有人說,家人是甜蜜的負擔,負擔一過了頭,甜蜜就會變了樣。導演Eric Lartigau於訪問中曾說,這故事最打動他的是「離別」這課題:「分離是教人心碎的事,我們可否溫柔地離開對方?我們可否深愛著對方但同時不會過份強烈?我們怎樣可以確保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自由?尋找自己的定位、成為真正的自己,是否無可避免地要背棄自己的家人?但作為父母的其實應該要明白,當子女有毛有翼之時,就是他們重生、展翅高飛的日子。」

本片是根據法國著名歌手Michel Sardou的名曲《Je vole》(我起飛)來創作,這主意是由編劇Victoria Bedos想出來的,她認為這首歌非常有啓發性,可以唱出波娜的故事,主角亦是這樣建構出來。在最後的合唱團面試,波娜就用她的方式讓家人聽到她的歌聲。

Mes chers parents je pars
親愛的爸媽 我走了
Je vous aime mais je pars
我愛你們 但我必須離開
Vous n’aurez plus d’enfants
我不再是個孩子了
Ce soir
今晚
Je ne m’enfuis pas je vole
我不會再逃避 而是起飛
Comprenez bien je vole
你們懂嗎 我將展翅高飛
Sans fumée, sans alcool
不是誤入歧途
Je vole, je vole
我將展翅高飛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4 月 1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