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和運動的資訊、報導、研究多不勝數,只要 Google 一下,秒間資訊盡在眼前, 但或許要真的從「肉」食者變食「素」人卻不是想像般容易,尤其大眾一般也認為經常運動的人士(不一定是專業運動員)體力消耗大,如果是素食的話體力能支撐嗎?就讓三位熱愛運動的運動「人」給大家說一下他們的故事,讓我們了解更多「走肉」的體驗。

阿斌—— 從「大隻佬」的迷思回歸身心的平衡

阿斌,長素運動愛好者,是修行素食者,以走五辛為主,素食年齡是今次訪問的三名運動「人」中最長的一位。

大學時間阿斌愛上跑步,但「年紀就是本錢」,那時他不太關心營養,體型較瘦削,後來接觸到健身運動,因受傳統健身概念影響,以重量練習為主,為增加肌肉,效法前輩,注重透過俗稱「大隻奶粉」等補充品增肌,飲食以碳水化合物加肉類為主,他記起:「那時做完運動後可以來兩份扒餐,再加一隻燒春鷄!」希望能速成見效果,一心以為食用增肌補充品可解決日常飲食無法滿足能量需求的問題。當然,靠這樣的「操練」確是「大隻」了不少,體重和力量也有明顯提高,可是,狂飲「大隻補充品」後,阿斌發現皮膚出現了問題,也容易有輕瀉的現象,身體各方面有一些徵狀提示他,他也開始意識到長久靠這方法「操練」未必合適。

回想當年的飲食習慣,主要受身邊的工作環境、同輩、朋友影響,吃宵夜或旅行期間,阿斌不禁直言:「那時真的甚麼也會試,跟著去吃野味,老叔父話背脊向天的都可以食,差別只在於放入口前是否已經知道是甚麼,還記得喝下肚後才知道是龍虎鳳的一刻,心裡不是味兒的反應。」編者按:龍虎鳳者,是中國粵菜的一種食宴,流行於兩廣。這種食宴主要是吃蛇、貓(或以果子狸代替)和烏雞。因為古時的廣東人相信蛇肉、貓肉、烏雞(甚至是狗肉)都是對身體有益的食物(即所謂「補身」)。

除健身外,阿斌大約在2008/2009年再次投入跑步運動,那時他的體重為160磅,日食4,800卡路里,每日5餐。但他發覺這樣身體不太靈活,同時他接觸了一些飲食資訊讓他慢慢改變,其中一則運動新聞讓他印象十分深刻,就是當年女子馬拉松冠軍選手是一位素食者,而阿斌也留意到世界級專業運動員在大賽前均會「清口」(即那幾天轉為素食)。這些資訊加上身體的各種狀況,讓阿斌反思這「大隻」的驅體是否適合自己。

2009年他認識了現時的太太,可以說是他的一個轉捩點,由於太太宗教的理念,讓阿斌從人道理由決擇茹素,飲食也盡量少蛋奶。同時,正當他踏入「走肉人生」,他感恩遇上一位修讀體育專業教育的健身教練,讓他從新認識休息、運動、飲食三者間的平衡。雖然阿斌經歷肉食轉至素食的適應期間,在半年間由140磅下調至120磅,體能也出現下滑,但通過教練的悉心指導,學習到葷食者和素食者的共同生活,心態要達至和諧。阿斌表示素食後,自己及家人仍在不斷學習,尤其「胎裡素」的女兒出生,一家人更關注飲食上的營養配搭。對他來說,素食可以說是一種生活的態度,而當朋友對素食有一些疑問向他提出時,他也樂於分享自身的經驗和介紹所知所看。筆者看到一家三口茹素的堅持,敬佩在心中。

Dora —— 愛動物愛生活,茹素由此起

另一位素食運動愛好者 Dora,她長期奔走於港珠澳三地工作,笑容滿臉,開朗健談,一身健康陽光氣息,是一位瑜珈教練。這位「鬼妹仔」性格的 Dora 教練心愛動物,長年於愛護動物組織擔任義工,她笑言她所接觸的動物不只是狗隻、貓隻、雀鳥、鼠兔類等寵物,更有是許多人也害怕的蛇。而她的素食路可說是由對動物的愛所啟蒙。

作為寵物愛好者,Dora 眼裡早已視貓狗為家庭成員之一,放回「吃」的這個尺度上,她開始從另一個角度省思,是否平日自己吃牛羊豬雞魚,相對於吃貓狗,就是理所當然「吃掉牠們」呢? 令她不禁自問:「那牛羊豬雞呢?是因為貓狗的生命比較高尚?」Dora 因此頓悟,立志成為一位「走肉」朋友。素食是不少愛護動物人士的終極目標,但要成為一個完全素食者則非一朝一夕能成功的事。她坦言:「以前自己是日本和牛、海鮮、長腳蟹的狂熱分子,而每逢家庭飯局也總會點上我跟家人鍾愛的北京片皮鴨呢!」

說著說著,Dora 從她的包包中拿出一袋堅果仁及乾果,邊吃邊聊,這些零食都是她與素食運動「人」不約而同的營養拍檔。瑜珈以外,Dora 更是一位愛跑之人,她熱愛長跑、馬拉松,更是馳騁野外的越野跑女將。她表示素食後,在瑜珈修練上最大的得著是顯著提升了她的筋骨柔軟度。肉食讓身體大量積累毒素,當腎臟無法再處理肉食所帶來的過重負擔,無法排除的酸性毒素就儲存在體內,肌肉就像海棉一樣將它加以吸收;當水份吸乾之後,酸性毒素便積聚在關節和筋腱位置,關節便因而變得礓硬。透過運動及排汗可以幫助身體排毒,但減少肉食,邁向素食後,Dora 親身感受到素食的可貴之處,讓她的身體機能逆齡而行。她直言素食後,到日本旅行,會避開和牛盛產的縣巿,與家人聚餐,也會選上葷素共融的餐廳食店,家人也被她的堅持而慢慢接受她成為素食者,並默默作出支持。

筆者一邊聽著她的話,感受到要像 Dora 般對生活及運動充滿熱情,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以善良的心去選擇我們的飲食,而她選擇茹素的路就是深明素食是對待動物最好的方式。在 Dora 身上,我看見了另一種女性美態,一種從堅持追求自己喜愛生活態度的美。Dora 現時飲食上的素食比例已不斷增加,而她明年更決心長素及成為一位純素者。

Andy ——「中風」後的新生與素食的不解緣

身邊總會有些活躍份子,不分早晚,被他的臉書、微信、Instagram 洗版,每次遇上,總會跟你分享最近最潮最夯的素食及營養資訊,澳門素食界也有一位,他熱心推廣素食、運動、營養、身心靈平衡、自然療法等。筆者可以大膽講,在澳門素食界,每十位朋友就會有九位認識或間接認識 Andy!這位自稱「沸紋青」 (熱血沸騰的紋身青年) 的男生,堅毅、開朗、正能量、愛家、愛毛小孩、愛寫作,喜歡用文字與照片記錄他運動與純素的生活滴點,想不到,他經歷的一切,速成他踏上純素的進化路,成為一位生機純素運動員。

Andy 在32歲時曾因中風導致左邊身癱瘓並住院半年,在36歲時參加馬松比賽,至今已完成了4次的全馬。由在病床上不能動彈,接受各樣治療、針灸、電療,到接觸運動,以幫助身體康復及肌肉協調,及後更對長跑產生了興趣,Andy 一直堅持訓練,加上健康飲食及自然療法,今天的他,是一位又跳又笑,說話及活動自如的純素運動愛好者,大家很難想像他曾有那一段的過去。

因為截然不同的經歷做就了這個他,腦袋內對素食、營養、運動擁有海量的知識及求知慾,但也不及他與本地不同素食及葷素共融店家的脈絡,每次的光顧,他總會懷著感恩的心去品嘗,更會不吝嗇的九秒九圖文並茂上傳到他的社交網站。走肉、走蛋、走奶以外 Andy 甚麼也吃,他盡量食生 (未經煮熟),食全(天然完整,未經加工),營養豐富且五顏六色的食物,並非我們所想像 —— 純素等於一碟綠色沒下油的菜或瓜。

Andy 的純素飲食實戰經驗告知我們蔬食比肉類容易消化和吸收,他的身體在運動後復原也比以往快,卻無影響運動表現,反而變得更精神。素食者只要攝取足夠營養,運動表現不遜於一般人。他口中經常會掛著體育界有個趨勢,就是愈來愈多運動員轉為茹素,「Rich Roll 是全球最受歡迎的超級鐵人三項運動員,世界頂級越野跑手 Scott Jurek 等均是嚴格素食主義者,是蛋奶不沾的 Vegan。」

「一般人會對素食有誤解,覺得純素會使身體不夠肌肉,吃純素會不夠營養及強壯,素食入口單調乏味等,但其實植物中很多也含豐富的蛋白質。」Andy 運動後會吃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的食物,這些食物極易被消化,在體內不易堆積酸性毒素。他的早餐果盤更是由他媽媽悉心準備,一大碗鮮果、堅果仁、水果乾,是營養密度很高的能量食物,生食或不經高溫煮過的食物,以原味、有機、清淡為主,既含高纖維又飽肚,吃不膩。不要看輕這份早餐果盤,顏色眾多,既著重搭配,不只吃得漂亮,顏色豐富更代表其營養多樣性,確保身體吸取足夠的植化素、維他命和礦物質。

素食可以使運動員快速回復體力,對身體幾乎沒有負擔,整體感覺清爽,也充滿活力。不過要在工作、家庭、運動、生活中取得平衡,意志比體力更重要。意志力從何而來?從上述三位素食運動朋友的身上,筆者看到的是對運動的熱愛以及對人生不設限的態度。而他們的實例也很好地反駁了素食者不夠能量,並會影響運動表現的謬誤。相反,三位受訪者一致認為,素食飲食相比葷食,能使人更健康、健美和強壯。更重要的是,他們認為素食不僅是照顧自己及家人的健康,達至身心靈平衡,也幫助拯救生命和讓地球更可持續發展。

備註:
純素主義者(Vegan): 一種純素主義的生活方式,盡可能避免在取得食物、服裝等日常需求時,以殘暴和剝削的方法對待動物。純素主義者摒棄所有動物製品與加工品,包括動物肉(肉、家禽、魚、海鮮與蛋)與動物製品(蛋和奶製品),且通常也不吃蜂蜜和燕窩,不穿戴動物製品。此定義來自國際素食協會。

採訪:正念、伯頓
撰文:正念
攝影:Tim @ Tim’s photography
設計:Yuzuman

最後修改日期: 2020 年 11 月 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