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3日,一個全澳市民不容忘記,又不想記起的黑暗日子。
別人常說近幾年騰飛的澳門,是個要甚麼有甚麼的好地方。殊不知一隻「天鴿」殺到,澳門頃刻由甚麼都有到一無所有。沒有了奢華、沒有了五光十色……只是我們沒想到連生活上最基本的食水、用電都沒有。那一天,顛覆了我們生活的安寧,我們沒水、沒電、沒食物、沒居所……
天鴿重創澳門後一年,小城彷彿已日漸康復過來,但當日走在最前線替澳門進行搶救的人員,一年前是如何面對?一年間又是如何走過來?本期ZA誌專訪了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澳門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層與前線人員,了解一下真正的「搶救現場」。
全城停電 陷入癱瘓
不少本澳市民知道澳門有自己的發電廠,再外加購入珠海的電力供應日常所需,但也許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這外購的電力達整體用電量的80%!所以當珠海南、北通道兩組的架空高壓電纜被天鴿摧毀時,波及路環發電廠跳機,澳門整個城市都停電了,在珠海供電局馬上派員通宵維修之下,於翌日早晨恢復對澳全面供電。難怪連在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澳電) 工作逾25載的輸配電部陳漢強高級經理亦表示,工作四分之一世紀都未曾見過澳門如此大規模、長時間的徹底停電,可謂一輩子難忘。
一個如此依賴電力運作的城市,在停電後簡直是大混亂,甚至是大癱瘓。陳經理表示,風災到來之前,公司的危機應變小組已馬上行動,而停電後首件做的事情便是重新啟動本澳原來的發電機組,提供緊急供電── 陳經理也恨不得能馬上恢復全城供電,但事有輕重緩急,當下只能將有限度的電力提供予醫院、警局、電訊公司以保持低度又必要的運作。
分秒必爭 與時競賽
既要提供電力保住城市的低度運作,又要與時間競賽盡快搶修。全澳有超過1,400多個客戶變電站,當中受風災影響而停止運作的多達220個,尚有不計其數的供電設備,對於搶修需求之大可想而知。問到作為前線人員的譚少驊高級工程師當日情況,他也不禁道出那時沉重的心情,因為自己亦是經歷風災的一員。當8月23日中午時分一停電,他便已經在和同事們互通消息,並早已做好「作戰」準備,所以當一收到上司的電話便馬上投入戰線 ── 說那幾天是打仗真的一點都不為過,當時澳門全城停電,要去搶修的受災地區不少都被水淹了。就算公司特意派車來接送前線人員,最後的結果要不就是車子困在水中、要不就是與其他車子一起堵在路上。實在沒法,前線人員只好把重重的器材扛在身上,徒步走到要搶修的地點,一刻不停地日夜趕工。
當時包括譚先生在內的全體前線員工,都只有一個念頭:要比快還要快!風一停他們便在24小時內搶修好高壓變電站,以便再次接收由珠海送來的電力;水一退,他們便在3日內恢復了中壓電網的供電,修復大部份的客戶變電站;貨一到,他們便在月底前檢查及替換受損電箱,全面恢復本澳供電。行動的迅速,真的快如閃電。問譚先生是如何做到的,他感慨地說多虧同事們不辭勞苦,那時候大家都輪更搶修,但一更的時間便長達12小時。更有最早搶修高壓電纜的同事,連續工作超過24小時,但依舊毫無怨言,只為及早復電。
因為有水 所以沒水
除了電力,去年暑假全澳市民望穿秋水的便是水龍喉流出來的清澈食水。先別說身上渾身是汗沒水洗澡、馬桶沒水可沖,有人甚至連喝的水也沒有 ── 當時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伯伯因無力買水,餓極只能以最後的馬桶水煮「即食麵」的報導,至今仍然令筆者心有戚戚然。到底是甚麼原因令如此發達的澳門鬧水荒呢?
「就是因為水!」回答的是澳門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自來水公司) 的副總經理朱偉文先生。原來位於青洲的自來水公司毗鄰海港,又地處低窪,當天鴿引起海水倒灌再加上暴雨時,自來水公司馬上湧入了大量海水,只是一會兒的功夫,整個青洲連身處其中的自來水公司都成了一片澤國。
天鴿吹襲如雷厲風行,而洪水湧至亦是又猛又烈!儘管工作人員已第一時間關上防水閘,但無奈出現澳門開埠以來最嚴重的淹水,洪水很快高過防水閘湧入泵房。位處地面下的泵房雖然深達5.5米,但竟被整個灌滿,頃刻變成巨型水池!而安放在裡面的5台正在運作的供水水泵,以及5台後備水泵全都被淹沒。
朱副總經理提到,幸得當時有前線員工在最後一刻冒死進入已進水的供電房關掉開關,要不是機件或是供電房就有可能因為淹水而引起爆炸,後果就更加不堪設想了。想到這裡,朱副總經理還是心有餘悸。他亦表示,在澳門生活多年只經歷過因為旱季而出現過停水,卻萬萬沒想到會因為太多「水」而停水。
死寂孤島 滿是苦水
朱副總經理說在筷子基海港出現的海水倒灌可稱之為小型海嘨,這一點供水營運高級工程師梁啟康深表認同。梁先生清楚記得,當時筷子基及青洲一帶淹水情況非常嚴重,水位最高的時候曾到成人男子的胸口,而且水流亦相當急。但教他最感動的是無論上至高層、下至前線技工,都在風停後自發趕回公司,由於四處堵塞令車輛無法行駛,大家都是涉水走回來,取好要用的工具又澗水衝去搶修。
受影響的地方實在太大、太多,而自身就是其中一個重災區,所以自來水公司馬上執行緊急應變機制,一方面派出員工盡力搶修各樣設施,一方面清理公司內部的爛攤子 ── 不止地下泵房,就連地面也一度淹至1.2米高的水深,是澳門有記錄以來漲至最高的水位!所以當時位於地下的辦公室、會議室亦受到波及。就連文職人員也趕回來幫忙救亡、清潔,以及接電話 ── 風災過後的一週,他們接到非常多的電話,有查詢的、有救助的、有埋怨的,當然也有表示支持理解的。
但很快自來水公司便遇到第二個大難題 ── 停電。停電就沒有辦法使用抽水機將機房的水抽出來,亦沒有照明設備進行搶修工作。梁先生還清楚記得,當一直工作至日落西山,連太陽的最後一絲餘暉也無情地離開時,他站在公司的正門,第一次感受到甚麼是無窮無盡的黑暗。原來伸手不見五指是如此令人無助又絕望,彷彿自己正身處在一個孤島上。
恢復供電 挑戰開始
因此,等待供電恢復是各方最期昐的。可是,這次的水來得太急,超乎各人所想像的,這就是大自然的威力。正如陳經理所說的,只消半小時,內港等地方便一下子淹水到2.5米,他們根本無力亦沒時間關閉機器或撤離機件,只能眼巴巴看着一切都被洪水吞噬,靜待水退。
但當水退了,滿街滿巷都是垃圾、淤泥,有些地方就連變壓站的門都開不了,還得先進行垃圾清理。好不容易開了門,裡面往往傳來一陣惡臭,可能來自淹死的老鼠屍體、各式垃圾。譚先生說當時同事們都有配戴口罩的,不過還是幾乎忍不住要吐出來了,工作環境的惡劣程度實在難以想像。
就在這的樣的環境中,前線人員們奮力地搶修,能用的就先用,不能用的就先換。但燃眉之急解除後,被海水浸過的機件都陸續出現生銹、破損的情況。澳電早就料到會有此情況出現,所以在風災後連續10個月的時間,都在全澳各地無間斷地進行檢測,以及機件更新的工作。
各方支援 源源不絕
就在靜待電力恢復,而天色已漸暗沉之際,自來水公司的人員因為搶修工作被迫中止,同事們才猛然想起家中老幼,紛紛致電回家報平安、問情況。梁先生也是其中一位,雖然過往亦有不少因颱風天而要當值的經驗,但沒有一次像這樣兩天多都回不了家。對於這一點,他表示對家人多少有一點愧疚,但同時亦感謝他們的諒解。為了早日回家,為了全澳市民及早有食水,梁先生和同事們更加賣力地工作。
幸好得消防局派出3台抽水車來幫忙搶修,待風災翌日凌晨,泵房的水總算全都抽出來了。技術人員馬上檢查機件,並開始進行機身烘乾的工作,而要更換的零件亦已準備好。
說到搶修的技術人員,作為領導層的朱副總經理亦有深深的體會。風災過後他亦與大家留守自來水公司一起共度時艱,本想着為辛勞的同事,以及承判商派來幫忙的人員準備飯餐,誰知道每一間食肆聽到他們要買50人份的飯菜都搖頭擺手。朱副總經理不禁一陣難受:想着同事這麼辛苦卻連頓飽飯都吃不上,累了又只得帶着汗水在飯堂地板躺一下 ── 對了,他們自己有飯堂!馬上檢查爐具用品都正常,就拜託廚師回來幫忙,技術人員們總算不用餓肚子工作了!原來「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這句話半點不假!
終於在各方人員的努力之下,在停水後的38小時逐步恢復水廠運作,87小時後終於恢復全澳正常供水。被問到為何有些地方的人早在風災當晚就復恢供水,而一些地區則在87小時候後仍未有水提供,這落差引起了部份市民的不滿。朱副總經理說,這是由於大水塘水廠供水的用戶在供電後便能恢復用水,但一些地方由於大廈自身的供水設施亦已浸壞,以致未能正常供水。朱副總經理表示能理解市民們的這些不理解,並且亦有提供相關維修協助,以求盡力並盡快達到全澳供水正常。
停電過後 居安思危
這一場天鴿風災,給澳門帶來的,除了是痛苦的經歷,亦是寶貴的一課。風災過後,澳電除了更新設備,還有更多強化及提升工作在進行中。陳經理表示,供電網絡其實每年都會重整更新,但經此一役後,他們更要「超前工作」,將用電提高至足以滿足未來數年間的水平,以確保供電的穩定性。而在整體規劃上,除了保障穩定供電外,亦特別在本澳數個淹水的黑點加入了防洪考慮,並加增了防水閘、升高電力設備等以減低同類事件發生所造成的破壞。陳經理更提到,已就防水浸部分修改大廈電力設施的標準,加強低窪地區新建樓宇的電力設施抗洪能力,如電力裝置等設於二樓,以減低因淹水而造成的機件故障及停電。
未來的事沒有人能保證,也沒有人能預料,但誠如陳經理所言的,做好眼前所能做的,把一切傷害及破壞降至最低,就是對全澳市民的一份責任。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相常澳門人都難以忘記風災那段日子的艱苦,自來水公司朱副總經理亦一再表示經驗在過去幫了他們不少忙,但這次過往的經驗卻又令他們重重地摔了一跤。但摔倒了沒有關係,重點是能重新站起來,做到「中止災難、永不重演」。
過去一年,澳門自來水花了不少人力及物力在重建、修復以及優化各項設備上,加強人員的培訓及意識,同時亦大力配合政府的工作,比如本年初的「水晶魚」防災演習;又增加與及其他單位,如民防中心、警察局的協作等。自來水公司始終相信供水不只是個服務,更是一份對社會的使命!
筆者的話
在此,筆者對在天鴿吹襲後一年以來,默默為澳門廣大市民而努力的電力公司及自來水公司的全體人員致敬。他們不是「水、電工」,而是「水、電『功』」── 長久以來如此賣力用「功」,花了許多的心血和「功」夫來讓澳門重過正常生活,實在是「功」不可沒。
原來,通電不只是按個開關的事,供水也不只是扭開水龍喉的事。透過電網、透過管道流進來的是許多人的辛勞與汗水。或許,省電、惜水就是最好的感謝方法。
採訪及攝影:Bee Wu、在絲
撰文:Bee Wu
設計:翼
(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ZA誌》(zamag.net) 創立於2012年11月,志在集結一班澳門創作人士從他們眼中介紹澳門鮮為人知的一面及發表屬於澳門人創作的文章或感想。十年以來,《ZA誌》仝人堅持多元共融的創刊理念,並不斷嘗試新的主題和視角,以澳門出發,讓澳門人多一個途徑深入了解身處的城市,也讓世界認識澳門獨特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