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社交媒體,總會見到數位朋友在健身房的打卡照,而且當中不乏女士們。似乎今年的疫情,令大家更加明白到強身健體是十分值得的投資,而健身室更是逆市成長,單是一條提督馬路已有接近十間的健身中心。ZA誌走訪了兩間風格截然不同的健身室,談談這十年間的健身行業是如何默默地起革命。
走進健身室的誘因…
JK Fitbox 的 Josephine 外表相當年輕有活力,單從外表真猜不到她是一間健身房的老闆,而更猜不到的是,她曾經是一名肥妹仔。「細細個經是大肥妹,但我最初並不是靠健身減肥,反而是節食和做大量有氧運動。」Josephine 自言當時對健身並不了解,只是偏執地認為不進食就可以瘦下來,心態十分扭曲。「直到校醫告誡我已接近有厭食症,限制我每星期要去報到磅重。」Josephine 回想那兩三年,身體一直處於肥瘦不穩定的狀態,尋求過中西醫的幫助也無補於事。後來上到大學,正值少女時期的 Josephine 有了想認識男朋友的念頭,「當時有朋友建議我去做 Gym,有肌肉會提升新陳代謝,所以我就趁暑假回澳門開始做 Gym。」性格上喜歡靠自己的 Josephine 開始上網鑽研,發覺自己十分喜歡 Fitness 這題材,就在這個時期努力考取很多不同的教練牌照。
現時身形魁梧的 Andrew,相反地,當年是一個瘦子,他形容自己未健身前相當沒有自信,沒有安全感,身體很差,每個月去醫生報到兩次已經是基本。全因想要變得「大隻」才接觸健身。「2003年開始健身,當時我好瘦,有一位舊同事就相反,他想減肥,我們就一齊去做健身,在朋友介紹下認識了我的師父Muscle。」Andrew 回想起,原來健身陪伴他已經接近十八個年頭,當時仍未流行私人健身教練,要好像武俠小說中,去拜師學藝。「不是你說想學就要教你,以前的師傅真係會鬧你,雖然他們不收費,但就更注重看你有沒有恆心,他幫我設定了很多計劃,頭一年變化很大,因為我以前真的不做運動。」Andrew 仍然記得當時跟師父學習的人有很多,但堅持到最後的卻是少數,他不斷強調健身除了需要恆心和決心,更需要資源及時間,如果要有成績是需要大量的營養補充和完善的裝備。
內心的表演欲
筆者好奇地問 Andrew,玩健身的人很多,但玩到要參加比賽又是什麼一回事。原來一切源於他從前的上司,「他說我健身『搵唔到錢又冇前途』,我覺得健身是我的興趣,其他人憑什麼對我的私人興趣指指點點。」率直的 Andrew 直言當時被氣到,剛好那時2005年,Andrew 的師父將會舉辦健美比賽,於是他決心增磅去比賽。亦是自從參加過比賽,更加令他離不開健身,「可能我內心是有很強的表演欲,尤其是獲得過獎,真的會上癮。每當比賽結束,發覺內心好期待再有比賽,好想再享受上台的感覺。」說到這裡,Andrew 更帶笑地望著筆者,「就好像你跑馬拉松明明很辛苦,但你跑完又會想再報名。」的確,明知辛苦卻又想再挑戰的感覺,是會令人上癮的。
四肢發達,頭腦不簡單
大學修讀經濟的 Josephine,自小喜歡做資源整合,考取了各式與健身相關的牌照後,於社交媒體開設了一個資訊性的網頁分享健身資訊,「當時國內已經很流行這類資訊性平台,但澳門未有,我設立後真的有不少人 inbox 我,有部分問我有沒有開班,我就發現我需要一個 Studio。」得到家人支持的 Josephine先在氹仔一個大型屋苑的平台花園,設立她第一間以女性顧客為主的 Studio,「最初定位並不是很強的商業性質,後來儲到一定名氣和顧客,就在雅廉坊嵐峰開設第一間的 JK Fitbox。」Josephine亦透露,畢業後其實有機會到大型酒店工作,但發覺自己更想全程投入 Fitness 這門行業,毅然拒絕了相對穩定的Marketing 工作。
JK Fitbox 在短短3-4年間,已擴充到第三間分店,看似順風順水,但原來一切都超出 Josephine 的意料之外。「大約年半前營業額開始下跌,因為全澳開了很多各式各樣的健身房,特別在工廈,年費可以做到較低,的確吸走了不少客源,從顧客的角度去想可以到處試是十分『正路』的。」Josephine 意識到不進則退,如果再不作出轉變,未來會有所虧損,「JK過去兩年在團隊的品牌經營是做得不錯的,找來網紅合作做宣傳,地方舒適,但需要一個更大的平台去吸納更多的顧客,更重要的是我們團體的契合度高,配合到我對這行業的想法和目標。」沒有計劃才是計劃,Josephine 根據最新的市場變化不斷調整,就這樣機緣巧合下開設較原來嵐峰分店面積為四倍的第三間分店。
而 Andrew 在成為經營者前,原來已經在政府部門工作了十多年,但當時的他亦因工作上的各種問題對前路有所疑惑,雖然是所謂的「鐵飯碗」但也有點心灰意冷。2015年3月,突如其來的機會就改變了他的一生,「其實當時已經認識現在的會長梁健殷先生、拍擋兼徒弟阿衡,他們說有一個地方,問我有什麼作為,我只懂健身,不如試下開設健身會,於是我利用在學時學到的市場學知識寫了一份建議書,並獲得支持。」當時 Andrew 的內心其實十分爭扎,「有考慮過可不可以兼職做好營運這個健身房,某一天一個朋友跟我說道,這樣做是不會成功的,既然都投資了,為何不全身投入去做。」只敢對太太交代,便偷偷地辭職了。當時他心想,萬一失敗了,練到如此健壯,去做搬運工應該也可以謀生,訪問當刻的筆者也禁不住笑了。
確立自己的市場定位…
耀晉設於工業大廈內,擁有十幾年健身經驗的 Andrew,針對健身者最注重的部分落手,他還記得當年和師父陪同到香港代理商試機的逸事,當年光是器械就投資超過七位數字,「我們接觸了健身這麼長時間,當然接觸過很多器械,有很多器材質量是有問題。但初學者難以知道和分辨,說誇張一點,你給他們一部日本車跟法利拉也未必懂得去分。」另一個 Andrew 投資最大的就是空調,現時大部分健身房都沒有鮮風系統,Andrew 相當自信,耀晉的空調系統在全澳屬於少數。「我目標是在相對實惠的月費下,提供一個高質素的環境,利用硬件和軟件的配合吸引客人。」注重清潔的 Andrew 亦聘請一間清潔公司,規定兩位清潔工人駐場12小時,以保持器械及場地的清潔度。
另外,為適應現時澳門不少「打工仔」需輪班工作,耀晉自2019年延長為24小時營業,使健身不受時間的限制。而令 Andrew 具滿足感的是,耀晉的顧客群相對認真和成熟,「大部分的會員都十分認真,有男士亦有女士,因為有一些健身會可能因客群以年輕人較多,有時『玩手機的時間會多過訓練時間』。」Andrew 明白到市場上各健身房的價錢其實也不是相差太遠,所以更加要從服務入手,提供優質環境。
另一邊箱,JK就洋溢著年輕及亮麗的氣息,全因 Josephine 刻意打造JK成為一種有態度的品牌形象,「傳統的gym room 感覺是一定要流很多汗,叫到大大聲才算做 gym。但我希望客人來到這裡有一種自豪的感覺,唔一定是很『大隻』,但一定要『型』,要著衫好睇。」Josephine 形容JK係一個媒界,客人可以透過JK達致不同的可能性,正如她們的口號「Dare to be…」客人可以 Dare to sweat,Dare to be flexible, Dare to be strong。為著要打造如此多樣的品牌形象,Josephine 會送JK的教練到國內學習最新的運動或體能項目,例如 Animal Flow,以開設各式團體課程凝聚客人們,令他們透過運動認識更多朋友。難怪筆者的朋友也說,JK教練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就像朋友之間的親切。
由愛好者變成經營者…
能夠把自己的興趣變成工作的幸運兒很少,同時亦有不少人認為當興趣變成收入來源後會變了樣,因為已經不是當初單純的喜歡,他們不約而同地肯定這個答案,但卻對經營者這個身份有了更深的體會。Andrew 則表示以前做公職相對「死板」,但現在要擔心的事情多很多,收入開銷的平衡、營運上的各項問題,「始終要向投資者交代」,而且更多事情要親力親為,「雜務、維修都自己處理,不是我想做,但是請人回來又一千幾百,而且還要等,現時我自己做可以省時省錢,一舉兩得。」
Josephine 覺得轉變最大是少了時間做 gym,除了想給予更多的資源予客戶外,最大困難是管理員工的大小事務、客人的心情、留意市場的變化、由充滿美好幻想的健身者變成幹練的商人,「開始明白到,對於大部分的白領來說,未必只有追求結果,更多的是只想忙碌一天之後尋求一個放鬆的空間,如果你想留住客人,你要了解他們的需要,重點是讓客人能在運動的路上持之以恆。」Josephine 過往只著重健身,現在的思維也轉變了,接觸多了不同的運動,例如行山、拳擊、哥爾夫球,更加注意身體機能,最重要是把運動融入生活。
未來的路
正如文初提到,健身房逆市擴充越開越多,Andrew 對於澳門的健身市場則帶有一點保留,「現在已開始在做減價戰,看哪些會『頂唔順』,未能做到收支平衡或盈利,不管是任何的經營模式,所有都需要資金營運。」Andrew 坦言有考慮開設分店,但在法例及選址上遇到很大的困難,所以他們或選擇成本相對較低且人口眾多的國內市場。「未來我會嘗試將耀晉帶去國內,當然有難度,制度法律、人事、管理都很不同。」當筆者問到 Andrew 個人的發展時,Andrew 的表情截然不同,「過去基本上每年都有參加比賽,近兩三年因個人的工作和比賽的安排、疫情、以及過往積累的傷患需要暫停了,但如果有機會,在身體許可下嘗試去爭取 Pro Card。(註: Pro Card 的中文是職業卡,是運動員獲得一個組織的職業資格頒發的證書。而健身界最具資格就是IFBB職業卡。) 」看得出除了作為營運者外,Andrew對健身充滿的「一團火」。
而由 Josephine 帶領的JK除致力提升服務質量,開設不同的特色團課班和「訓練營」外,把現有的資源更好整合是她的目標,例如今年首次嘗試製作自家月餅就相當成功,也在嘉華閣的分店開設了以健康飲食為主打的甜點角落,「除了在飲食上照顧客人的需要,未來更想嘗試例如插花班、香水班、蛋糕班等,多走一些心靈健康或生活用品路線。對客人來說,JK可不單是身體健康上的夥伴,還能提供心靈上的輔助。」Josephine 更透露計劃增加老年人的訓練、或高強度運動表現的訓練。
給還在猶疑的你….
筆者在訪問的最後,分別問了他們兩位一個同樣的問題,如何說服一位不願意做運動的朋友去做運動?
Josephine 及 Andrew 的答案都是:「做左先!」
擁有不少學生的 Andrew 開玩笑地說:「你交了一年錢先,交完錢就來。」Andrew 表示健身沒法強迫,有需求就自然會來,他也見很多客人是身體出了問題,醫生建議他們需要運動才去健身房的。
Josephine 則建議不要一下子由0去到10,先試下1。更大爆她的妹妹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我妹妹曾經很抗拒做運動,我叫她先試下散步,結果有成效真的瘦了,之後她跟我去打拳,而家她反而說為何我不教她做 gym。」從 Josephine 的笑容就知,她相當高興地看著妹妹的轉變,不論這個轉變是否因為自己,看見身邊的人慢慢變好,已感欣慰。
看完文章的你,還不趕快動起來!
採訪:笑皇子、伯頓、翼
撰文:笑皇子
攝影:Tim @ Tim’s photography
設計:翼
(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ZA誌》(zamag.net) 創立於2012年11月,志在集結一班澳門創作人士從他們眼中介紹澳門鮮為人知的一面及發表屬於澳門人創作的文章或感想。十年以來,《ZA誌》仝人堅持多元共融的創刊理念,並不斷嘗試新的主題和視角,以澳門出發,讓澳門人多一個途徑深入了解身處的城市,也讓世界認識澳門獨特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