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代巨輪的規律一樣,最早一代的 “開拓”,中生代的 “探索”,後代是 “乘涼”,在澳門進行高空繩索的新生代,以 “幸福” 來形容現在的玩繩環境。以前澳門玩繩的資源不足,不論學習技術或練習場地都需要外求;經過十多年時間,前輩們將不同系統的高空繩索技術引入澳門,現在,一批中新生代努力構建平台,整合不同系統的技術,將澳門的高空繩索推上更高水平,真正實現 “遍地開花” 的理想。
為了了解澳門高空繩索界的發展歷史和愛好者的心路歷程,《命懸一繩》專欄開始之前,已計劃分別透過澳門 “繩壇” 的老、中、青的歷程和視野,解構澳門高空繩索的發展狀況。由澳門 “繩壇元老” 大師兄黃國榮開始 (命懸一線 ── 大男孩們的繩索夢),訪問到幾乎 “瞓身” 參與的中生代崔柏釗 (繩索中生代的發展路向);今期《命懸一繩》訪問的新生代,在 “繩壇” 資歷雖則兩年,但 “瞓身” 程度不弱於很多前輩,而且在兩年間考取國際牌照,還準備考 “教練牌”,對澳門高空繩索的發展有另一番的體會和盼望。
百足咁多爪卻情繫一繩
鄭嘉威,典型的雙子座男孩,好玩、貪新鮮、好奇心極強,玩過獨木舟、扒龍舟、飆車、行山、抱石,但2014年初次接觸過高空繩索後,就被高空繩索留住。“在朋友的介紹下,在2014年參加了2日的IRA (Introduction Rope Access 初級繩索課程) 課程,是人生第一個繩班,但上完堂後,在2015年因打籃球十字韌帶受傷而被迫停止所有運動,直至2016年才再次投入玩繩。” 此後,嘉威 “逢繩必上”,有繩的活動都會出席,更特意赴台考取 IRATA (台灣亞陞考試) 國際證照課程,還多次往貴州探洞。
言談間,筆者發現很有趣的事:第一,嘉威有畏高,何解會玩高空繩索?第二,嘉威咁貪新鮮,何解會選擇相對嚴謹的高空繩索?第一點,他答我唔到,只可以說,他喜歡玩繩玩到唔知高;第二點,不同的環境需要運用不同的技術,溯溪、瀑布下降、探洞、登山,運用的技術和器材都不同,“學繩無止境”,鑊鑊新鮮。
後人乘涼的幸福感
嘉威坦言作為新生代很 “幸福”,所謂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因為有前輩們鞏固好基礎,他們才有這樣的 “資源” ── 包括場地、技術和器材;亦因為這樣,促使他全力協助籌辦 “澳門繩索協會”,銳意將澳門的高空繩索推上專業平台。
籌辦協會推動澳門繩索更專業發展
“以前的前輩沒有足夠的環境和教學資源,他們唯有到台灣、香港、新加坡 ‘跨區學習’,這樣一來,流派很多但力量分散,二來又 浪費了學習回來的資源,因此,籌辦 “澳門繩索協會” 的其中一個目的,要由以前的 ‘獨行俠’ 系統化整合,編定系統化的課程。” 為了增加協會的專業性,包括他在內的協會骨幹成員,特意參考鄰近地區編定教練課程,並會邀請香港教練來澳擔任考官。將來,協會的主要成員都有教練資格,而且具有高技術水平的資格。
“現階段,在我心目中落繩還是排第一!” 嘉威如是說。在剛過去的4月,一年兩次的探洞團平安歸來,嘉威也是成員之一,成員中也有老手新手,過程發生了不少趣事。下一期的《命懸一繩》將會訪問團友分享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