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馬、拱橋……這些舞蹈的標誌性動作使人印象深刻,卻並非一學而就,全都是長年累月下練成的真功夫。英姿舞園是澳門較早期成立的舞蹈社團之一,今天已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熱愛舞蹈,且舞藝了得的學生。能有今天驕人的成績,同樣是英姿舞園一步一步走過來的真功夫。今年,是英姿舞園成立二十週年的日子,就讓創辦人郭英姿團長為我們細說舞園的各種變遷。
從體操跳到舞蹈
英姿老師在內地出生,年幼時已經被看出身體柔軟富可塑性,五歲左右便開始了體操訓練。後來隨家人來澳後依然堅持體操訓練,由於有體操的底子,英姿老師身體的柔軟度、協調力和節奏感也較佳,因此被舞蹈老師發掘,英姿老師迎來了人生第一跳──從內地跳到澳門,並同時由體操跳到舞蹈。
英姿老師用「幸運」來形容自己的學舞歷程。首先幸運地遇到優秀的老師、幸運地被選上當主角,還幸運地得到父母的大力支持。說到父母,還真是在英姿老師轉投跳舞這一環起了重要的作用。原來當時小英姿還是很喜歡體操,並不想放棄,可幸當年郭爸爸語重心長的一句:「學體操始終較危險,還是學跳舞吧!」事實上,在郭爸爸眼中,深信女兒會是舞蹈界的明珠。就是這樣,小妮子決定認真學跳舞,且一學便愛上了。小英姿也不負眾望,憑着學體操時打下的基本功、對舞蹈的熱情與苦練,再加上甜美長相,自小學三年級起便幾乎一直當領舞的角色。最初學跳舞時或許帶點幸運,但愛上跳舞後的英姿老師則是帶着幸福的。
從學生跳到老師
英姿老師一直提到自己的兩位恩師,其中一位是朱元華老師,朱老師可說是英姿的啟蒙老師,對英姿老師的影響很深。在朱老師的悉心栽培下,年紀輕輕的英姿已有不少演出機會,並成為助教,也讓她認識如何教授小朋友。其後朱老師因移民,決定把舞室交予英姿老師和另一位同學。面對如此重任,年輕的英姿最初是不敢答應的,除了對自己當時能力信心不足,亦因一直只是當個小助教,怕家長和學生們不信服。但英姿老師仍努力一試,深怕老師的心血付諸流水和學生們失去跳舞的地方。這,是英姿老師人生的第二跳。與朱元華老師(中)合照
重新回到基本步
英姿老師自習舞起多是領舞者的角色,但原來台柱不易當,頂樑柱更難當!自接手舞室以來,英姿老師和拍檔都相當努力,一邊學習一邊教學,好不容易走過了這段被她形容為「摸着石頭過河」的日子。
由於接手舞室時,同時接手了原有的大批學生,所以舞室的經營基本上不成問題,但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問題卻出現在英姿老師的身上──越教學,她心裏越覺沒有底,開始思忖是否配得起「老師」的身份,又是否對得起所教的學生。英姿老師經深思熟慮後作出重要決定──結束舞室。不是不再愛跳舞,而是因為太過熱愛跳舞。英姿老師說跳舞是她很小的時候已明確的目標,而接手舞室成為老師的時間雖短,卻令她遇上人生令一個目標,就是成為一名老師,一名舞蹈老師!跟蘇聯舞蹈家學習芭蕾舞教學法
因為覺得自己對舞蹈技術還需要進步,因為覺得自己的教學技巧還需要提升,英姿老師毅然結束舞室,迎來人生的第三跳,回到基本步當起學生,修讀幼兒教育課程。在完成課程後,英姿老師還趁寒、暑假期到國內跟俄羅斯專家學芭蕾舞教學法,可謂孜孜不倦。
原來離開,是為了更好地回來。
重新跳進教學路
當完成幼兒教育的課程後,英姿老師對教導兒童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同時,她遇上了另一位的恩師許文綺老師。許老師循循善誘,無私地替英姿補課以取得更好的成績,帶著英姿到內地比賽,參與中國甚具影響力、技術水平甚高的「桃李盃」。英姿老師是澳門第一位到內地參加國內專業舞蹈賽事,並獲得評委會特別獎和表演獎的舞者。
因此,英姿老師屢次代表澳門參與各種舞蹈比賽,汲取很好的「實戰」經驗,並代表澳門參加了1997 年深圳舉辦的慶香港回歸,以及1999年於北京舉辦的慶澳門回歸晚會。其後回歸前夕許老師離開澳門,她把在演藝學院和在其他學校的教職交予英姿老師接棒,並一再鼓勵英姿老師開設舞室,最終英姿老師決定開設自家的舞室,傳承兩位恩師作育英才的使命,「英姿舞園」由此誕生,這是英姿老師的第四跳——重投教學的懷抱。與恩師許文綺老師的合照
裝備好的英姿老師這次來了個華麗轉身,重新回到了舞蹈老師的崗位上,而且不說不知道,英姿老師可謂將爵士舞引入本澳的第一人呢!因她曾到國外深造,學習爵士舞等全新的舞蹈。
問到為何當一個跳舞老師不是光把舞技練得出神入化便好了,還得花三年時間去學習幼兒教育?英姿老師認真地說,自己有幸遇上好的老師,才有機會在舞台上發光發亮。第一次接手舞室時之所以覺得自己底氣不足,就因為光有跳舞的技巧,卻不懂最有效的教學方法。英姿老師始終認為,跳舞不只是學會不同的舞蹈,而是一直走在跳舞的路上,一個好的老師應該懂得引導學生愛上這條跳舞之路,她想當的正正是這樣的好老師!
好老師的好老師們
說到這裏,英姿老師不得不提及所有對她教導過的老師,因為是她們每一位的教導和付出成就了今天的英姿老師:顔展紅老師是讓英姿老師踏上跳舞之路;羅香珠老師丶李汝燕老師則在她的中學階段悉心栽培,讓她參與多項比賽,豐富英姿老師的舞台經驗,更讓她堅定熱愛跳舞和成為好老師的路向。
為此,二十年前「英姿舞園」的成立便是英姿老師為了當一個令學生愛上跳舞的好老師,為了讓本澳更多人能學習跳舞。問到這二十年間經歷了甚麼風雨,英姿老師馬上說:「我們英姿舞園搬了很多次呢!」原來最初舞園成立時,只是租用板樟堂附近的一個小單位,學生們一起在小小的教室裏上課相當溫馨。回想起當年資源缺乏,但又四出爭取讓學生演出的機會,昔日的辛酸成了今日甜蜜的回憶:「還記得第一次演出時沒有多餘的錢添置舞衣,我就逐件手縫出來,就連學員戴的頭花也是我親手做的,現在想起來也有點佩服自己當年的勇氣和能耐!」英姿老師回憶着,笑容不覺已爬上嘴角。可惜後來因為地方不夠,加上雙倍租金、三倍租金,以致英姿舞園前後搬了共五次,才搬到現在南灣的舞室。
搬舞室可謂一個重大的打擊,隨時會造成學員的大量流失,但經過五次搬遷的英姿舞園卻越挫越勇,成為了今天本澳其中一間歷史最悠久、規範最大的舞室。英姿老師表示這有賴老師們的努力,以及家長們的信任,願意不辭勞苦帶孩子們走來走去學跳舞。
說到家長,英姿老師可謂又愛又恨。愛的是他們對舞團、對老師們的信任,令他們覺得一直的堅持是有價值的。恨的是家長們有時恨鐵不成鋼,追問老師為何自己的孩子進度不夠快,還沒學會拱橋、一字馬……每當此時,英姿老師都結合幼兒教育及舞蹈的知識,耐心地解釋舞團的教學方針是系統性、針對性的教學。其實七歲前是孩子的啟蒙黃金期,舞團就會根據孩子的年紀進行教導。比如三歲應該先培養學習的興趣;四歲的孩子可以接觸節奏和拍子;到了五歲才開始學習舞步……英姿老師說不可以輕看這種循序漸進的學習,有些老師教學經驗不足,讓孩子學習與年紀不符的內容,以致影響孩子的心態,更有甚者令孩子的身體受傷。要懂得跳舞,更要用對的方法教會孩子跳舞,這便是英姿老師最引以自豪的「舞道」。這亦是為何現時英姿舞園內超過一半老師都具備幼兒或兒童教育專業的原因。
從此繼續跳下去
二十年來,舞團自然會有不少改變,其中一個轉變令英姿老師相當欣慰,那就是當年跟着老師在「板樟堂舞室」學習跳舞的學生,有些已成為了舞團的老師,繼續教育下一代!昔日英姿老師是他們的引領者教育他們,今天他們成了老師的同行者陪伴老師。而這種傳承亦持續中:今年是英姿舞園成立二十週年,舞園在本年三月底舉行了「美人魚的泡沫──多媒體兒童舞蹈劇場」。除了在表演中加入多媒體等全新元素外,原來老師們平日上課亦採用「兒童舞蹈互動創作教室」的模式,例如讓學員先學習一些與本次主題環保有關的內容,讓孩子發揮想像力創作一些舞步,又讓孩子們參與背景的繪製等。
未來,英姿老師除了繼續發展自己的舞團外,亦希望能夠為整個澳門的舞蹈界獻出一分力。英姿老師一方面學習新事物,並期待學員們從國外學成歸來後將所學的與本地舞蹈老師分享,使澳門舞蹈界能有新氣象:例如邀請來自希臘科孚島舞蹈節的創辦人來澳舉辦為期兩週的創作及公開工作坊;繼續舉辦本澳第二屆ROLLOUT舞蹈影像展;建立平台鼓勵本澳年輕編舞實驗其新作及發表等。英姿老師又十分重視傳統舞蹈的傳承,所以同時邀請內地傳統舞的佼佼者,比如她的恩師兼民間舞專家許文綺老師來澳授課,務求令澳門舞蹈界能在創新與傳統的衝擊中擦出火花。近年,團員也獲邀到英國愛丁堡藝穗節、韓國、波蘭、彿得角、葡萄牙、北京及香港等地進行交流演出活動,舞園並以,「藝術教育、實驗創作、平台建立以及國際交流」四大方向並行發展。
不知道英姿老師的下一跳又會是如何,但可以肯定的是她會繼續堅守在「舞道」上,為鍾愛的舞蹈一再跳出新高度!
採訪 : Bee Wu、伯頓、Cofuney
撰文 : Bee Wu、伯頓
攝影:Tim @ Tim’s photography
(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ZA誌》(zamag.net) 創立於2012年11月,志在集結一班澳門創作人士從他們眼中介紹澳門鮮為人知的一面及發表屬於澳門人創作的文章或感想。十年以來,《ZA誌》仝人堅持多元共融的創刊理念,並不斷嘗試新的主題和視角,以澳門出發,讓澳門人多一個途徑深入了解身處的城市,也讓世界認識澳門獨特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