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349
(左至右)「演書節」策劃莫兆忠;《長衫詞》演員梁建婷;改編及演員何志峰

當筆者看到《長衫詞》,心裏首先有個疑問:「究竟『長衫』是什麽?」。好奇心驅使下,筆者查考「長衫」一詞,發現此詞背後大有學問。許多人只知道旗袍而不知道「長衫」,原來「長衫」才是更地道的説法。「長衫」是一個廣東詞彙,對應的英文音譯為Cheongsam,早在1950年代便被納入《牛津英語辭典》,指女性穿的長袍;而「旗袍」則在八十年代後才普遍使用,指的是二十年代後上海流行的女性袍服。

那麽,長衫對當時的女性究竟有何意義?筆者查到一些有趣的資料:1920年3月30日上海《民國日報》,朱榮泉《女子著長衫的好處》如此講述長衫的功用:一、便利(上衣下裳,太不便當;長衫一件便夠,省時省力);二、衛生(冬天上下都暖,夏天比裙涼);三、美觀(比衣裙好看);四、省錢(省布省錢)。“還有一層,女子剪了發,著了長衫,便與男子沒什麼分別,男子看不出是女子,就不起種種壞心思了。或者女子在社會上的位置,更高得多呢。”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的中式長衫製作和南音唱說,都在今年被列入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可見長衫背後深含文化底蘊,長衫對女性來説也有特別的歷史意義。

回歸正題,今年第八屆足跡小劇場演書節《長衫詞》改編自澳門土生葡人作家江道蓮(Deolinda Salvado da Conceição)於1956年出版的短篇小說集《長衫》,據該劇的演員梁建婷介紹,《長衫詞》是首個改編自澳門土生葡人文學的戲劇作品,同時亦是首個融合廣東南音藝術的創新戲劇作品。

小説《長衫》的作者江道蓮生於澳門長於澳門,在澳門完成中學課程後便前往香港擔任家庭教師,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更擔任香港葡萄牙難民學校校長,回澳門後加入《澳門新聞報》,負責編輯婦女副刊,同時是澳門第一位女記者。江道蓮早年的種種經歷,無疑讓她更能以獨特眼光去體味那個戰爭年代中國女性的内心世界和其悲涼命運。

小説《長衫》於1956年由葡萄牙的佛朗哥書店出版,作者江道蓮於出版次年逝世,《長衫》是作者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小説。這本小説包括27篇短篇小説,土生葡人女作家以平等視角,觀察及看待華人女性,小説内容大多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侵華時期,重男輕女的傳統中國社會底下的婦女;而《長衫詞》則集中展現了當時澳門婦女為生計無奈淪爲妓女,成爲被社會忽略的邊緣人物的凄婉故事。

「演書節」策劃莫兆忠認爲,澳門擁有多元文化,但是多元並存並不代表共融,而這次最大的難度便是把戲劇和南音很好地結合一起。他道,劇中故事的人物是「非主流」的,而南音一般「不看譜」,可以說這種音樂形式是在主流以外,故他們稱為「離譜」,巧合地,三四十年代亦正正是南音最盛行的時期。「我們希望嘗試透過小劇場,以『離譜』的方式唱說出『離譜』人物的故事。這次演出最珍貴的地方,是廣東南音說唱傳承人區均祥先生的參與,他在創作的過程中給予我們很多優化的意見。一般來說南音較少唱新歌,我們希望透過此次機會,為南音帶來創新。」莫兆忠說。

在劇本改編及演員何志峰的眼中,江道蓮是一位剛柔並濟的女性,為更好地理解及將作品改編成戲劇,他參考了兩個中文譯本,並接觸作者的兒子及朋友,了解小説故事的本意。他認為江道蓮的小說文本十分吸引,但一直在澳門文學作品中缺乏關注度。今次透過該劇另一土生葡人演員黎若嵐,讓他更爲了解土人葡人的家庭,社會及其生活種種際遇,對了解作者創作視角有莫大幫助。

劇中另一演員梁建婷道:「『演書節』與其他演出的一個不同之處,是透過大家的討論和理解來進行劇本從創作,在排練的過程中,劇本會不斷演變,最終呈現給觀衆。」在創作的過程中,何志峰搜集了一些日本的電影和相關資料,嘗試把不同人的視角融入《長衫詞》劇本創作中。可以說,這個劇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加入了南音説唱在劇場內,感覺上像是在窺探人的內心世界,並有許多細緻鋪墊,讓感情沉澱在觀衆心中。「作爲戲中的唯一演員及主角,我在戲中有自己的内心獨白,主要展現角色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變化。開始時,主角不停跟隨主流生活方式,但後來找到自己的一套;而主角的命運及際遇將依靠劇中兩位説唱演員以南音娓娓道来,逐步展現主角最終如何一步步走出自己的人生。」梁建婷續說。

《長衫詞》將在12月8日至10日在舊法院大樓黑盒劇場上演,歡迎購票支持。

21994154_1534216683294167_872663295925332949_o

想了解更多:https://www.facebook.com/stepout.mo/

採訪及撰文:伯頓、夏綠蒂小姐

最後修改日期: 2020 年 11 月 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