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不論是看的報紙、工作的文件,還是上課的書本,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紙。然而,你有重視過造紙背後的功夫嗎?

但對於紅彤彤來說,紙是一切;每張手工做的紙,都有它的溫度、質感。 她想喚醒我們,當今被社會忽略的紙工藝正在逐漸消失。

redtonetone
紅彤彤

在上周末(11日),由1930 Dream Corner主辦、綠色未來支持的活動「一張紙的誕生:從古法造紙術談香港紙匠精神」,香港「浪花花」紙教室的創辦人兼全職紙藝師 紅彤彤展示了她的作品和分享「紙匠精神」,亦舉行了手造紙班,教澳門的朋友親手造紙。

造紙之旅

紅彤彤是香港土生土長的年輕人,三年前創立了品牌「浪花花」,製造百分百香港取材和設計的手造紙。由於造紙的過程會牽起浪花,令纖維緊扣成紙,因此用這個意境取名「浪花花」。彤彤會按個別要求造出客人想要的紙,也會到學校或機構舉辦造紙的課程、工作坊。

紅彤彤本來讀的是平面設計。有一次她嘗試在香港的紙行找一些很有質感的手工紙,但在三千多種紙中,都沒有一張合她的心意。她發現:「原來有些東西不是機器可以取代的。」

因此,她開始思考能否自己學造紙。就在台中埔里村的紙匠工房,她找到自己的一片天,一步一步地跟著當地三代均造紙的師傅學習。

紅彤彤在台中學習到造紙最好的原材料是構樹,植物堅韌、潔白,有純植物的長纖維,能緊扣成紙張。她說:「寫書法的人很重視紙的質感,就會找手造的好紙。」

與加入大量化學原料的現代造紙術不同,當地師傅由植物纖維取材開始造紙。由人手去除樹的外皮,取內皮使用,將纖維煮軟、用木槌打成綿的質地,再放入清水洗淨、用抄紙框進行抄紙、再經過壓水、吸水,最後天然烘乾。過程短則需時幾日,長則可達數月。

手工製造的紙雖然沒有像我們日常用的機造紙平滑,但每一張手造紙可根據它的原材料,製作出顏色、形狀、厚度不同的紙。

「手造紙獨特之處就是呈現粗糙的表面,只要畫一些簡單線條就能做出一些效果。」紅彤彤說,手造紙同樣可用於印刷、繪畫、書法、甚至刺繡。

廢物=紙的來源

紅彤彤也成功廢物利用,把被丟棄的書法草稿、宣紙,咖啡店用完的牛奶盒、咖啡渣,濾紙、咖啡豆外衣,還有花草等等來做創作,「玩出」別具一格的手工紙、明信片、杯墊和燈罩。而且做出來的紙不會很脆弱,她嘗試過把自己做的紙當明信片一般郵寄,紙張到達目的地時沒有絲毫破爛。

「雖然在香港有朋友幫忙種樹,但我不能每天都有樹作為造紙的原材料,所以其實本地造紙的原材料較多是廢物利用,如利是封,廢物不一定是垃圾,可以有它的用途。」

紅彤彤說,有人認為造紙就是DIY,但她看的是它背後的工藝。「造紙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至少沒有被淘汰,是應該值得保留的。」

在埔里村,紅彤彤發現原來一直有人為了承傳這工藝而努力,深刻體會紙匠的精神:不放棄。想把這個精神帶到香港以及其他不同的地方。

「努力承傳和努力賺穩薪金是兩回事;賺不到錢但都很想承傳下去,是因為它很有價值。很多東西都是要堅持,不只是堅持,而是堅持到底。」

紅彤彤亦即將在香港舉辦個人展覽《紙的溫度》(11月18日開幕),透過一系列的紙藝作品,展示到台中學習古法造紙後的心路歷程。

浪花花的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omfafair/

最後修改日期: 2020 年 11 月 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