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門這小城,已開業幾十年的老店不少,有一些是我們小時候已「幫襯」過,直到現在仍有光顧,也有一些可能名字有所耳聞,但卻像「滄海遺珠」般未必多加注意,而這個百年老字號,名字充滿了「色彩」和「夢幻」感覺的「百花魁」,是否知道它的來龍去脈呢?

 

我來自新會

「百花魁」的全稱是「同益百花魁」,創立於清末的1903年,但一般人會簡稱其為「百花魁」,據第四代主理人呂偉文介紹:「『同益』就是『大家都獲益』,『同X』、『X益』這些都是過往不少商號取名所採用的方向,也算是以前「改名」的傳統,而『百花』正是因為產品源自多種植物的果子,『魁』就是『第一』的意思。」

阿文表示,百花魁是他的外曾祖父(即外公的爸爸)在新會創立,當時新會的醬園已是相當有名,因緣際會和地利之便,其外曾祖父便習得這一門醃製的手藝。而由於過往海運比陸運更為便捷,陸路往往不暢通,也有山路崎嶇不平的情況,以鮮果加工的涼果制品,需要把各地的原材料(果實)集合,處理後銷往各地,因此,阿文的外曾祖父到過澳門後,考慮到新會地理環境的制約,以及澳門當時已為區內較重要的港口,且商業發展較蓬勃,因此,在1918年把「同益百花魁」遷至澳門,並一直營運至今,而現在於店裡看到「同益」的牌匾,也同時在1918年便已存在,更是由清朝的舉人彭炳剛所題字。

 

賣涼果也賣豉油

若果有聽過「百花魁」這名字,除了有了解到它的涼果遠近馳名外,也可能買過另一「熱銷產品」——醬油,其實小編也有點百思不得其解,賣「豉油」的品牌也會賣「涼果」?當中有關係嗎?原來兩者真的有關係,因為傳統工藝上,製作醬油和涼果有一共同點,就是靠陽光生曬,阿文解說:「以前醬油及涼果不分家,醬油用黃豆是植物果實,做涼果例如話梅的原材料也是果實,且同樣需要陽光曬製,以往也沒有烘焙房的設備及技術,所以兩者實際上都是果實加工,本質沒有太大差異,但現時由於奉行專精化,且不少醬油已改為在現代化的廠房生產,因此其他的品牌都沒有同時兼顧這兩類產品。」

然而,百年品牌的百花魁,則仍保留傳統⼯藝,所以,在這裡,小吃的涼果可以找到,烹調要用的醬料也可以找到,「阿媽叫落街買豉油」這裡也可買到呢! 

 

從巷子裡走出來

當然,歲月的流逝,百年老字號也有不少的改變,單單是門市和廠房的位置也經歷多次變遷,阿文指出,他們最初門市的位罝正是上世紀澳門最熱鬧的十月初五街,並在提督馬路開設廠房(位置在現在林茂塘「信譽灣畔」附近的位置),由於鮮果的保質期有限,所以製作乾果的時效性很重要,需要及時處理以免爛掉,全盛時期工廠的全職和臨時員工有幾百人,且產品不單供應本地市場,也有外銷香港,阿文笑說在那年代,已算是大企業了,坊間還會稱呼這些企業主為「大班」呢!

進入上世紀80年代,澳門的經濟起飛,高樓大廈林立,阻擋了陽光,而傳統製作乾果的方式是生曬,且需要相當大的空間,因此百花魁也只能把廠房搬回新會,搬回新會除了是因為「原來自新會」外,阿文解說最重要是當地能有相應的行業配套和人力資源,因此這種傳統生曬製作乾果的方式也得以一直保留。 後來有超過1/4世紀的時間(1988至2015年),百花魁的門市遷至蓮徑巷(舊麗都戲院後⾯),阿文說那裡的好處是門市和貨倉一體化,因為面積很大達4,000呎,而且當時的主要銷售模式為批發,「有麝自然香」,就算位置不是「當街」也不是大問題。

阿文在2013年開始回到公司幫手,開始時從事「⾏街」銷售的工作,了解不同客戶的需求、訂單情況,以熟悉了解公司的營運,其後他的第一步變革始於「電腦化」,把開單和入帳等工序電腦化,原來因為阿文本身是「IT人」,在外邊從事IT工作十年,後來因為爸爸年紀漸大而回去幫忙。 阿文坦言:「過往覺得我們的品牌很輝煌,但可能因為過往多年較注重批發的關係,且店面位置較偏僻,品牌形象也不夠鮮明,所以很少新一輩認識我們。」為此,在掌握公司的營運和謀求進一步的發展,阿文決定從「後巷」裡走出來,於2015年啟動「走出去」計劃。 

阿文認為,選址上零售與批發應有更明確的分工,所以在蓮莖巷附近的筷子基,開設了一家位於轉角處的門市,位置相當耀眼醒目,也能使原有的熟客只需多走幾步便能找到他們。另針對批發的業務,在田畔街設有貨倉連舖。而在2019年,阿文進一步參與了經濟局(現經濟及科技發展局)「澳門特色老店品牌重塑扶助計劃」,入選最終被評選的12家特色老店,透過計劃為品牌的形象重新包裝,也對筷子基店進行了裝潢,在2020年以全新形象示人。然而,阿文一再強調,包裝形象的改變只是外在,而內在的生產過程、⼯藝、選材等仍然始終如一。 

 

消失了和依舊不變的味道

當然,我們的飲食文化隨著時代一直在變,傳統製作方式能夠保留,但一些產品也難以逃避淘汰的命運,阿文隨口說出了三種——仁稔醬、檸檬醬、糖冬瓜,小編真的少不更事,除了有聽過新年時攢盒會擺放的糖冬瓜外,仁稔醬和檸檬醬「完全是不認識」。了解到原來仁稔是一種圓圓、青綠色的果實,外型有點似青檸檬,每年只有初夏約六月的一個月時間出產,用糖蒸煮,然後加辣椒、子姜、酸梅,製作成仁稔醬後,幾乎蒸任何菜品都可以加以調味,美味獨特,據說用來蒸魚或蒸排骨是絕佳配搭。而傳統檸檬醬均是鹹的,以檸檬經醃製後再加入米醋及砂糖煮製而成,味帶鹹酸,適合醃製特式菜,也可用來沖調飲料。

阿文回想說:「前陣子仍有街坊提起我們的糖冬瓜,為之津津樂道,因為其可入⼝即化,但因為現在市場需求的轉變而停產了。」 雖然有的產品敵不過時代的巨輪,但有的則是百花魁的長青產品,為了迎合年輕人的市場推出了不同的包裝和設計,但當中的味道依舊如昔。阿文首推「招牌」的蟠桃果。蟠桃果就是《西遊記》裡提及王母娘娘三千年開花三千年結果的「神物」,而其實蟠桃果是以杏肉製作。

小編有所疑問現在大眾都更注重健康,很多商家都會推出減糖的產品,而像蟠桃果這種醃製的產品,會否也有推出「減糖」的口味?阿文二話不說,先讓小編試一下,接著徐徐說道:「新鮮杏肉的甜度不均勻,我們利用獨有的糖漬技術,利用經調配的糖漿,使杏⾁的糖份分佈變得平衡,也不會只有一股勁『甜』的口感,而是酸甜感覺留在口腔中,且想一再回味。」確實這樣,當試了一顆蟠桃果後,除了是想再多吃一顆外,已全然明白為何不用「減甜」,因為這樣的甜度和味道正是「剛剛好」,難怪阿文自信說:「不少人不太認識百花魁,但都會認識這產品,而街坊說現時吃到的味道跟小時候吃的是一樣的。」

再者,原來蟠桃果是是澳門的獨有產品,怪不得在疫情前是遊客熱買的澳門手信之一。 

 

新舊並行  牢記「出處」

現時蟠桃果有兩款包裝,一種是已有80多年歷史的傳統紙盒裝,配上的是我們在上一輩使用的老日曆中常看看到的半油畫風,另一種新版則是揉合現代設計與傳統元素的鐵盒裝。新的設計和包裝顯見了阿文和設計團隊的心思,鐵盒的製作精美,可以循環再用,而為迎合送禮時注重的「儀式感」,以三層的紙料包裹著內裡的乾果,阿文希望營造一種「珍而重之,重重包『菓』」的心思,即使是密封鐵盒的膠紙,阿文也講究使用無痕膠紙,因而撕開密封膠紙亦不會使鐵盒邊框「黏黏的」,細聽阿文對細節的重視,顯見他對設計的投入,同時,他也一針見血地點出了傳統包裝的一個缺點,就是過往的設計能讓顧客對產品有深刻的認識,但卻易於忽略出廠的商家名字,而新的設計則兩者兼顧,期望大家在享用蟠桃果的同時,記得是來自「百花魁」的。

另一個讓小編嘖嘖稱奇的產品是同一年代叫「精神薑」的產品,不似得辣椒的辛辣,這個精神薑吃了後感覺清爽提神,看來打工仔返工除了飲咖啡食香口膠提神外,原來傳統涼果也能有「醒腦提神」之效。

環顧新裝潢的筷子基店,從外邊看一點也難以想像到是涼果店,白色明亮的環境,所有散裝的涼果載裝於透明的膠箱內,連醬油醬料等高低錯落有序地排列著,門前擺放著各式禮盒和展示各款新包裝及經典款的產品,就像我們到外地旅行時「掃貨」的手信和零食店。

 

相互扶持  澳門加油

除了百花魁的產品外,店內的一角還展現了多個澳門品牌的產品,包括麵食、醬料、菜蜜、魚湯粉湯料等,原來這也是阿文的一個巧思,希望以此作為支持其他本地品牌的行動,他說:「我覺得本地品牌互相扶持很重要,既是體現了澳門人的人情味,也是借此凝聚本地品牌力量,讓更多人認識,而我們也在開拓市場過程中獲得不少澳門中小企的支持。」

事實上,對阿文來說,雖然百花魁這品牌已有過百年的歷史,不少街坊已為老客戶,產品也早已進佔各大超市的貨架,但在疫情發生後,阿文也頓時發覺:「原來我們紥根仍然未夠深,很多年輕一點的澳門人對我們不太認識,因此透過品牌重塑和包裝的變更,希望大家對『百花魁』這品牌有所認識,且會強化本地的宣傳。」

同時,透過多線的開拓,百花魁也在不同的舞台尋找到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例如與澳門一本地品牌的連鎖超市 Noble Mart 合作,設立了專櫃售賣百花魁的各款產品,使其能間接進佔路氹金光大道的賭場酒店; 同時,透過經濟及科技發展局的扶助和引薦,百花魁的產品成功在內地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盒馬鮮生」上架,可說是澳門產品的一個驕傲。 

這兩年多來的疫情,對澳門各行業帶不少的影響,尤其今次這一波疫情的籠罩,對小城經濟帶來極大的衝擊,但風雨過後總有陽光,澳門不少老字號正如百花魁這百年品牌,歷經歲月,卻勇於穩中求變,換上新裝,拓展市場,但味道依然。 後記:雖然在澳門成長,但有時不為察覺,也不知道原來澳門有這麼多「獨創食品」,除了內文提及的「蟠桃果」外,原來有一款涼果也是澳門獨有,且是「中葡共融」的產品,就是「黑鑽芒果」。

有別於一般芒果乾的顏色和口感,黑鑽芒果的色澤黑中帶亮,口感有點像蜜餞,原來它的「黑色」來自於煙熏,阿文表示這手法的靈感來源正是葡萄牙一種火腿的做法,這製作方式除了使質感不像一般果乾的乾身和偏硬外,也不怕多吃而引致的濕滯燥熱,果真是行行有學問,處處聞新知。

 

 

採訪:然木、伯頓
撰文:伯頓
攝影:Tim @ Tim’s photography

註: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最後修改日期: 2024 年 4 月 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