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ran Sethi —— 印度河濱學校創辦人及校長,在2009年建立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Design For Change Challenge,簡稱DFC )。引導孩子積極學習自主解決問題,用自己的能力去改變自己的人生和周遭的世界。當筆者第一次見到 Kiran 校長時,剛好窗外的陽光灑在她身上,她笑意盈盈地和助手一起看過來。「你知道嗎?我最初並不想改變任何人的孩子,我只想我的兒子變成一個有自信的人。」這是Kiran對筆者說的第一句話。

WhatsApp Image 2018-12-19 at 00.00.10

Kiran 今年52歲,歲月並沒有在她身上留下絲毫㾗跡,相反她身上有一種城巿人難得一見的從容。當她自信滿滿地說著教育孩子的方法時,令筆者不禁懷疑這是一位主修視覺傳達設計的女性嗎?她來自印度班加羅爾的設計師家庭,從小到大都對設計領域耳濡目染。但當她的子女上學後,她才發現教育是她追尋的使命。「我那時候經常在想,如何才能令我的兒子變得更有自信。」她覺得印度普遍嚴苛的教學方式氛圍並不能把他的兒子變得更好。所以她決定在2001年設立河濱學校(Riverside School),著重於把應用常識應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讓更多的孩子能夠把在學校學到的知識應用在真實世界裡。「很驚訝的,學生們的成績變得更好。我只能說,心理對生理的影響真的很大。」河濱學校從2001年的27位學生、5位老師,已經逐漸成長到現在的406位學生、63位老師。

一個不是教育專業出來的人,真的可以教育孩子嗎?

WhatsApp Image 2018-12-18 at 00.04.25

「我那時候從來沒想過要改變印度現在的教育制度,我那時候只想著把我的子女教導好。」Kiran 在專訪進行沒多久,相當直白地說。她說教育這行業不是說誰讀得書多,誰就能把孩子教好。孩子的教育是要把他們的內心教導好,他們的成績自然就會好。「這是由心發出來的,我只是不想小孩子們覺得無助,在普遍的印度教育當中,學生們只要靜靜地聽老師的教導就好,甚麼都不要提出來,我覺得孩子們在這種的教育制度下相當可憐。」Kiran眼帶憐憫地說道。所以她認為比起教導孩子高分才是成功,更應該給他們支持,讓他們自然而然地去享受學習。

「尤其是女孩子,你要讓她們知道女生是可以說不的!小孩不是機器人,不是單叫他們安靜下來不說話就要是乖巧。我知道在印度老師的工作量非常大,不能每個孩子都能很好地得到關注。但我希望孩子們還是能有一個選擇。」所以她之後展開了「每個孩子都是主人翁」以及「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兩個計劃。直至現在,DFC挑戰已發展至65個國家和地區,有超過兩千萬名孩子參與過,由當地國家或地區的個人行動者或以民間組織的名義響應,在華文地區的台灣、香港、澳門和中國等地也相繼建立了有關挑戰活動,鼓勵孩童改善社會問題。

WhatsApp Image 2018-12-18 at 00.04.46

甚麼是對的教育方法?

對 Kiran 校長來說,對的教育方法是能夠令孩子不自覺地愛上學習,少了暴戾之氣,思緒和行動都會隨之有所改變,很多事便不會衝動做錯決定。Kiran 笑著舉例子:「這個世代,孩子們接觸過多的資訊,他們不知道哪些是好的或是壞的,我們的角色,就是要把訊息過濾,讓他們接觸到對的東西。」她說現在有很多家長只注重成績,那只會得到反效果。

教育是一種手段,有很多方法,應該注重孩子們的品行。應該是教他們如何活用書本的知識去融入這個社會,享受自己的生活,改變這個世界。但是,這個過程並不容易。「剛創校的時侯,每一天,是每一天都有家長來批評我們的教育方法,說我們這不對那不對。現在我們小有名氣,家長批評的不再是教育方法,而是其他東西。」Kiran 說。以前的每一次批評都令她去思考如何把現有的教育方法變得更好。「我從來不覺得批評是一件壞事,相反,有批評代表家長們理解到現有教育方法的漏洞。你去做一件事情不是因為它毫不費力,而是因為這件事情值得!」Kiran 滿臉笑容地說。

了解自己的孩子,對他們有認知,給予適合的教育方法,而非隨波逐流。她說,「我在教育這行業十八年了,發現到心理健康的孩子們,大部份成績都會好,我以前教導過的學生現在很多都變成了青年創業家,就是因為他們學會了甚麼是勇氣,不是人云亦云。」在快速多變的世界裡,想要變得鬆容不逼,練得是心性。看著舉手投足都淡定有度的 Kiran,她回想自己也曾因為身兼多職而亂了步調。慢下來,你的思緒會變得清晰,當事情一件件來,你能不慌不忙地排定順序,理清現況與癥結,做出最適當的決策。「現在很多不同的國家找我,想和我合作,推廣我的教育方法,我很高興也很樂意。每個家庭都有不能說的困難,我希望我的方法能幫助她們的孩子變得更好!」

採訪及撰文:温陽

最後修改日期: 2020 年 11 月 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