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兩次,於澳門塔石廣場舉行的「藝墟」不經不覺已到了第九個年頭,這九年間從醞釀、發酵、成熟到散發香氣,一直有賴一班堅持創作的「攤主」,令「藝墟」慢慢融入本澳人的生活中,亦令創作和藝術走進澳門人的日常裹。

許多人開始留意藝墟,更稱之為「澳門最大型的文創產品綜合展示和銷售平台」,今年更有多達200個攤位,以及邀請到來自亞洲不同國家及地區的文創工作者參與,一同展示和售賣自家品牌及原創產品。近年更在現場設有創意手作坊及音樂匯演。

但如果你到訪了今年的藝墟,你會發現在眾多的攤位中,有個小小的藝術角 ── 那兒由九個攤位合拼而成,並且插上了一面面隨風飄揚的小旗,上面寫着「旅行的藝義」(國語跟「旅行的意義」同音)。這是一個為期兩年的國際藝術計劃,由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香港,以及澳門的年輕創作人共同組成,他們期望能夠藉着「旅行」把自己的品牌及創作帶給世界看看,同時也去看看這個世界。

來一場藝術革命

當問到發起人,來自新加坡的陳櫟(CY)為何有此創新的構思時,他便認真地娓娓道來原委:作為一個多元發展的創作人,CY 非常熱衷於到各地擺攤,而他其中一個相當成功的品牌「+-×÷」是一本本製作用心又精美的手工書,每次要擺攤時,他總要拖着好幾個大行李箱才能把手工書和材料都帶上,要是擺攤的地方在海外,他還得帶更多的行李箱,以去年到上海擺攤為例,他就隻身帶着四大個行李箱,害他每次換地方時都得來回走兩趟,實在是令人相當頭大。沒有同行伙伴,一直是 CY 擺攤人生中的一道大難題,也是許多攤主的共同難題。而令 CY 萌生「旅行的藝義」計劃的,則是過去與不同的市集經紀人合作後的切身感受 ── 原來 CY 曾與各地不同的市集經紀人共同策劃,或是參與過不少由這些經紀人所策劃的市集,奈何這些所謂的市集經紀人大多只注重包裝或宣傳,說穿了就是利益掛帥,很少真的支持藝術及創作人。日子久了,擁有項目策劃及豐富擺攤經驗的 CY 決定要自己辦一場活動,用他的話說就是:「與其讓別人控制自己,倒不自己來作主,就來一場革命吧!」

我們是同行的戰友

說到做到,2016年的8月,CY 便發起了「旅行的藝義」這個計劃,並向不同地方的創作人發出了以「帶著我們的設計和手作一起來個世界巡迴吧!」為理念的召募信。反應是 CY 預期之內,也是他的預期之外,因為回覆的人數比他預期的要多,但同時一些他滿心以為會一起出征的朋友卻又未作出回應。儘管如此,CY 還是認真地評估加入團隊的對象,因為他最初的計劃是控制在十隊攤主左右。CY 提到主要的考慮因素除了是創作的內容不能太重覆外,最重要的還是攤主們的個性,因為他要找的是能互相支持的戰友(果真是有起革命的心),而不是一同去旅行的旅伴或一起做生意的合伙人。

儘管 CY 對於選擇戰友有一定的要求,但他亦一再重申他不是領隊,他們也沒有領導,而是一個整體。這是相當有意思的,就以他們九個攤位的排列方法便可見他們凡事以團隊為先 ── 各人雖然都分在同一個區域,然而部份攤位對着人流稀少的馬路邊,這對於講求人流的市集活動來說無疑是個非常不利的窘況,但眾人本着「你的問題就是團隊的問題」的精神,一致決定寧願從自己的攤位騰出空間來,也要讓團隊中各人的攤位面向公眾。CY 表示這樣貌似各人展示產品的空間少了,但其實團隊之間更緊密,遇上哪一位有難處,身旁便會馬上有伙伴伸出援手。就像我們訪問的時候,CY 的團隊只要有一空便替他向市民推介他的手工書,令 CY 可以放心接受訪問。而這種緊密合作的關係,亦令團隊中各人更了解其他領域的創作,無疑是一種藝術上的交流與進步。因為團隊,本來的擁擠就變成了親密無間的合作。

CY 亦提到,團隊中各人都有不同的技能,以及有不同的創意和構思,除了他的手工書外,團隊中亦有製作手工帽、以動物為主題的飾品、製作捕夢器的⋯⋯最妙的是各人在準備來參與澳門的藝墟前,都只是透過網絡溝通,但眾人各按各職,主動分擔了行政、運輸、印刷、公關等不同的工作,令他們得以順利完成事前準備工作,難怪說到這 CY 能自豪地說出:「我們的團隊各人加起來剛好是一家公司!」

為我們的藝術發聲

說到這個強大的團隊,還必須提一下最後加入他們的知名馬來西亞電台DJ及舞台表演者楊理強(理強)。與其他的攤主不同,他並非用自己的手作或產品來參與這個藝術計劃,而是用他最擅長又得天獨厚的好嗓音 ── 理強特別為「旅行的藝義」唱了一首同名的主題曲(還是由 CY 親自填詞的呢!),更灌錄成CD。

理強是個笑容很燦爛的男生,招牌笑容中那張總是張着的嘴巴已預告他是個話匣子,問起他錄製這張 CD的心得,他便不改其 DJ 的作風開心地分享錄音時驚險情況 ── 原來他們只有9天時間來便完成錄製工作,CD 還是到出發前一天才送到團隊的手中,過程中多虧 CY 和理強的朋友們鼎力相助,讓他們順利戰勝「死線」。而當問到理強當初為何會加入這個團隊時,他則一副理所當然又不失認真的樣子回答:「當初是我主動敲門,請 CY 老師讓我加入的呢!有意思的事情就應該去參與,不是嗎?」

理強雖然不會手作,但他喜歡熱鬧的地方、喜歡市集,更喜歡與人對話,所以他覺得參與「旅行的藝義」這個計劃,或許就能用自己的聲音做點不一樣的事情,而熱愛舞台表演的他,亦在這次的藝墟中一展歌喉,為澳門市民獻唱了馬拉文的歌曲,以及經典廣東歌「愛是永恆」。這對於理強來說是個難得的體驗,這或許就如他所言的,藝墟是一個有着不同可能的有趣地方。

把你的陪伴寄回來

理強負責的攤位除了播放他唱的計劃主題曲外,還有一個特別的部份 ── 一個小小的郵政角。市民只要放下澳門幣十元就可以得到兩張明信片,一張作留念用,一張則寫上自己的地址及想說的話,然後投進他們製作的郵箱中。這其實是團隊的一個巧思,他們一方面希望藉此為下一站的旅行籌務經費,另一方面亦想透過這小小的活動,讓不同地方的市民的明信片可以伴着他們去旅行,而到了新的目的地後,團隊便會把上一站收集的明信片寄回去,就像感謝寄信人的陪伴和支持,又像對他們報平安。果真是一個有創意又窩心的行動。

而當問到下一站是何處,以及何時再出發時,理強笑着說這是秘密。但其實早前已從 CY 口中得知團隊計劃「向世界出發」的這個想法是認真的,他們想訪東京、跑韓國、逛倫敦、遊紐西蘭⋯⋯而且他們已經構思在每個地方除了邀請當地的創作人一同擺攤外,還要加入當地的元素,比如說 CY 想在韓國時用當地獨有的紙張來縫製他的手工書、或是用日本的特色花紋來製作紙膠帶等。加入不同地方的色彩,整個旅程就更好玩、更有意思。

不能透露下一站是哪兒,總可以分享一下為何第一站是這兒 ── 澳門這個小城。原來,他們這個為期兩年的藝術計劃,挑選了澳門為他們的「起點」和「終點」,原因是這個團隊中的大部份戰友當初都是在澳門藝墟認識的,所以便都不約而同覺得從這裹開始他們的旅行,以及最後又回到這個「原點」是最有意義又最有「藝義」的。這個想法聽起來相當浪漫,彷彿是大伙兒攜手從澳門出發,在這個世界畫個大大的圓,然後再一同回到澳門,來個圓滿的謝幕。

後記

就像旅行的藝義的主題曲所唱頌的那樣,團隊們這兩年的旅程將會是一步一步的前進和靠近、更是一天一天的累積和收藏,他們就是要「帶着設計去旅行,追尋黑夜最亮的星星」。前面的旅程精彩着呢!讓我們一同期待在未來的日子裹,他們將透過 ZA 誌分享那個未知的多彩世界,向我們展現那些璀璨的星星。

採訪:Bee Wu、群青
撰文:Bee Wu
攝影:Tim @ Tim’s photography

最後修改日期: 2020 年 11 月 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