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活在群居社會,個人與他人需互動且相連,人際關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中國人素來相當重視和諧的鄰里關係。其中「睦鄰友好」及「遠親不如近鄰」,都是我們傳承的一種觀念。但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及城市化的急劇推進,感慨是我們已經習慣了減少與陌生人談話,或與「朝見口晚見面」的街坊鄰里閒聊。這可是近代人在人海中帶來的一份孤單感。說穿一點,因為隔膜而導致與鄰里彼此缺乏深入認識。
香港,昔日由一個小小漁村成為今天的國際大都會,自己仍深信「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仍可應用於今天。自50年代開始興建大量徙置區,當時的徙置大廈並沒有獨立洗手間,天台式小學多座落在頂層,以便居住附近的孩童們上學。60年代的香港,一家人多只住在百餘尺的廉租單位裡,房間雖確實狹小,能擁有獨立廚房和廁所,電視機、雪櫃、洗衣機等電器,對一般市民而言算是很不錯。
昔日整體社會資源匱乏,但鄰里之間的人情味卻相當濃厚,特別早期居住單位面積狹窄,要與鄰居們共用洗手間及浴室,為騰出更多活動空間及通風,彼此常會打開大門,閒時會坐在走廊閒聊一番或乘涼,日久之下建立了良好的鄰里關係,彼此大家守望相助。「你借給我一棵蔥,明天我還給你一把鹽」的生活態度,不同層數的孩子們總可以打成一片。
往昔生活雖然比較艱苦,但卻可以建立深厚的鄰里之情。但隨着城市發展及市民整體經濟環境得以改善,卻令鄰里之情漸見冷淡。鄰里之間被牆壁所分隔,人與人的關係變得更為疏離。空間開放便於與人溝通交流,建立長久的人際關係,能夠不斷地與每一個人進行互動、接觸。它是屬於我們那些年的集體回憶。
值得回憶是一份難得的鄰里情誼,猶記得昔日大廈如有賊,所有鄰居都會拎著掃把和棍子出來幫忙擒賊,以往彼此猶如是大家庭一樣,彼此碰面時會互相打招呼、亦會互相噓寒問暖,亦會把我們的子女暫留在鄰家寄托照料。
不難察覺的是,今天自己和鄰居家的大門總是關閉著,就算碰面也只是點頭之交,乘電梯時進出的感覺多是陌生,現在生活不缺吃及穿的,可能缺乏是鄰里可貴的交往。出門一把鎖,進家關起門,相互很少往來,鄰里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淡,總覺得生活中少了一份感情。
鄰里情誼仿如一條長長帶子,良好發展的鄰里關係,並不單限於同住的左右、或同一層鄰居,而應擴展到整座大廈、屋苑甚或整個社區,這樣才真正建立起一個社區的關係,繼而建立彼此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鄰里和諧」不單影響自身居家的生活環境,亦與社會和諧與文明有重要的關係。「鄰里和諧」反映了城市的精神風貌和市民素質。和諧的鄰里關係需要整個社會的積極廣泛參與,方可體現「左鄰右里」成為理想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