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由於之前本人身體欠佳,所以今期專欄稍遲發表,在此表示歉意。上期我們探討了懷舊粵菜漸失傳的原因,今期就為您介紹一些我認為即將消失的珍貴懷舊粵菜,希望大家珍惜欣賞 (以下只是個人觀點,以市場受歡迎程度及罕有度為主,受篇幅所限未能盡錄,敬請見諒)。 當然,最後也會推薦一些可品嚐這些懷舊粵菜的餐廳。
1. 蝦多士
源自廣東的經典小吃,在麵包上鋪上蝦膠後炸製而成。優質的蝦多士會散發淡淡酥香,蝦膠彈牙爽口。這道菜之所以易失傳, 是因為掌控多士的酥脆度、蝦膠的彈牙口感以及整體外觀的統一性都非常考驗功夫 (不少餐廳能夠掌握味道和口感,但外觀難以統一),加上利潤微薄,不再是許多餐廳的主打菜色,僅在宴會上偶爾出現。
2. 荔芋香酥鴨
這道菜易做難精。它需要兼顧外表的酥脆,芋泥的綿軟,以及鴨肉的鮮嫩,需要多方面配合才能達到高水準。澳門還能偶爾見到這道菜,但要做到如圖片般的酥脆完美狀態,實在殊為不易!(圖片來自金殿堂)
3. 杏汁豬肺湯
煮出一碗優質的杏汁豬肺湯,實在是難上加難!最大的挑戰在於處理食材:需反覆用水喉沖洗豬肺,以排出雜質,同時也要處理雞腳、瘦肉、金華火腿和白果等材料燉煮。每個步驟都不容忽視,否則湯味會大受影響。為什麼這道菜漸失傳? 一來現在要找到新鮮優質的豬肺並非易事,二來相比其他湯品,杏汁豬肺湯的製作成本較高。
4. 江南百花雞
這道傳統名菜被譽為「廣州四大名菜」之一,曾在文園酒家大放異彩。它的特色在於整隻雞釀入蝦膠,蒸熟後再以常見的切雞模樣擺盤, 配以蟹黃和花瓣點綴,故得名「百花雞」。口感滑嫩彈牙,實屬絕品。不過它的製作工序繁複,人力和培訓成本高昂,這是它逐漸失傳的主因,改良版本如香煎雞皮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5. 弋渣
這道菜真可謂「買少見少」。做法是將凝固的高湯放入油鍋炸製,要做到外酥內軟、入口即溶,對油溫掌控的要求極高,需要高超的技術含量。比如「雞子戈渣」,將新鮮雞子先醃製去腥,再蒸熟後與豬油、生粉、金華火腿和老雞高湯拌勻,一口咬下飽含濃郁鮮美。
6. 蝦籽柚皮
這道菜要碰運氣才能遇上,能品嚐到正宗的更是機緣難尋(我去廣州名店吃過幾次,也未能嚐出其中奧妙)。製作過程繁複:首先要反覆沖洗去除柚皮的澀味,再以瑤柱、蝦米、大地魚等材料熬製上湯進行燜煮,最後加入蠔油(有時還有鮑汁)勾芡,再鋪上蝦籽。最好的柚皮入味不失水分,綿滑甘香,但若出現渣滓和苦澀味,就很難挽回。
總而言之,正如上期所言,現在預製菜式氾濫,而我介紹的這些珍貴懷舊粵菜,其實並非食材有多稀少,而是需要耗費大量心血和功夫去傳承。這正是它們彌足珍貴的原因。
1. 聯邦酒家、金殿堂
2. 金殿堂、金三角海鮮酒家
3. 六綿酒家、凱旋軒
4. 茶樓、金殿堂
5. 譚卉、御花園
6. 御花園、煥記、譽龍軒
(以上只是部分餐廳推薦,如有遺漏,敬請見諒。)
吳肇邦博士,Dr. Kenneth Ng
食評家,餐飲服務顧問 ,國際旅遊管理博士,註冊酒店培訓師(CHE);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旅遊酒店餐飲教育培訓16年。報紙專欄「吳式飲食」超過4 年230 篇
FB,IG : 吳式飲食 ,小紅書:吳式漫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