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在一個寂寞的晚上,路過電影台,剛巧播映的是一部西片(Dark Matter),但驚見男主角是熟悉的劉燁,好奇心驅使下看畢整部片,再查找一下資料,原來電影改編自真實的盧剛事件。
先簡單介紹盧剛事件,出生於北京的盧剛,1985年本科畢業後進入伊奧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攻讀研究生,當時22歲,1991年11月1日,盧剛在剛獲得太空物理學博士學位後,關槍射殺了3位教授及副校長T. Anne Cleary,以及一位剛獲得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山林華,其後,盧剛亦飲彈自盡。當時,震驚中美兩國,也引起了一場關於中國教育弊端的討論。
Dark Matter (暗物質),2007年美國電影,導演陳士爭。男主角劉星 (事件中的盧剛) 由劉燁飾演,女主角喬安娜則由奧斯卡影后梅麗史翠普飾演 (事件中為大學副校長T. Anne Cleary)。電影名暗物質絕對有雙重意義。首先,劉星的博士論文就是致力研究宇宙中的暗物質 (在此就不分享甚麼是暗物質,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維基),而另一重意義相信就是指人性的陰暗面,因為在真實事件及電影中,劉星都是表現優異,獲得多位教授及學界看好的聰明學生,唯一的問題就是過分自負。
雖然說是美國電影,但偏偏又選了一位中國人執導,似乎製作團隊都有意盡量還原事件,並且透過電影去探討及拆解問題的發生經過,盡可能做到客觀。真實事件的責任已無從考證,但導演在電影中也拿到平衡點,並沒有把問題歸責到某一方,劉星的自負、教授的嫉妒、社會文化差異等都似乎是事件的成因之一。當然電影也對事件做了一些改編,例如梅麗史翠普的角色在戲中沒有被殺,劉星則因為受到教授的歧視而沒有拿到博士學位,最後導致心理失衡,使觀眾更能理解及容易接受。
導演以較多的篇幅去描寫文化差異造成的孤獨感、無助感,希望以此作為慘劇的合理解釋,影片中有很多關於中國留學生遠離家鄉,面對西方文化衝突的混亂心境,即使留學多年,部分學生都無法融入美國生活文化。而個性偏執、自負的劉星,就成為上述問題的犧牲品,他不會與其他留學生訴說自己的問題而顯示不善於交際,每次寫信回家只報喜不報憂,到後來更是跌進信件與事實不符的困境。有一次在研究室劉星對馮剛 (真係事件中的山林華) 說 “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想法和語言”,馮剛回答 “但我們現在在這裡 (美國) 工作”。當我們去到一個不屬於我們的環境生活時,是不是仍然要堅持自己的文化呢?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只要你是金子,到哪裡都能發出光芒”。皇子就會說,這句話只對了一半,另一是 “你甘心發出多大程度的光芒”。無論在別人眼中你的光芒有多耀眼,但只要你不甘心,暗物質一旦爆發,人性中光明美好的一面,都有可能被憤怒、嫉妒、醜惡所吞噬。電影中的劉星在美國修讀博士學位,在眾多人眼中早已是粒發光的金子,但他經常提到要拿諾貝爾獎,就證明他認為自己能發出比目前更耀眼的光芒。而他槍殺的目標,可能就是他認為那些蓋住他發光的沙。
電影的命題相當簡單,當人性中的暗物質已經面臨臨界點,在即將爆發的時候,要如何驅散和化解?導演沒有給予答案,單純以槍殺的完結結束影片。但現實中,副校長T. Anne Cleary的家人就以一個寬恕的心情回應事件,在11月4日的追悼會上,宣讀一封給予盧剛家人的信件,表示願意一同承受這次悲傷,從中一起得到安慰和支持。相反,盧剛在寄給家人的遺書,內容則盡顯他對美國生活、研究工作、個人感情、甚至對國家的失望和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