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段日子,大家應該都發現FACEBOOK很多朋友的頭像都轉了彩虹色,原來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於本年6月26日做出一項具有歷史里程碑意義的判決:美國全國各地,同性伴侶都可以合法結婚。其實無論在中外影史上,早就有不少以同志為主題的電影,今次就介紹一部節奏及處理手法較不一樣的同志電影。
《喜宴》(The Wedding Banquet),1993年的電影,此片由台灣導演李安執導,是他首部關於同性戀題材的影片,自本片後李安開始與世界電影接軌,其後更為人熟悉的作品有《斷背山》,李安本片在第三十屆金馬獎大放異彩,最佳原著劇本、導演與影片。演員方面,本片飾演雙親的郎雄與歸亞蕾分別奪下最佳男配角、女配角獎。同時,獲得第43屆柏林電影節最佳電影金熊獎。
本片最大特色是以華人的家族倫理視點來探討同性的相愛之情,而一般談論到這個禁忌話題的電影,多數是肉慾橫流的激情纏綿 (《春光乍洩》)?苦戀無果的晦澀陰暗 (《霸王別姬》)?但本片就以另一種角度去將可能的悲劇變成喜劇。
男主角高偉同與美藉男友Simon在美國同居多年,過着幸福快樂的日子,但經常受到居住在台灣的父母逼婚,甚至還把相親對象送到美國去。為了滿足偉同年老多病的父親抱孫子的希望,Simon想到讓偉同與租客威威假結婚的方法應付,但想不到的是偉同的父母竟突然親臨美國。偉同本來只想用簡陋的結婚儀式敷衍父母,但陰差陽錯之下,竟然要辦一場得體的傳統中式婚宴,最後的意外懷孕令他不得不向母親坦白。看似不可收拾的局面,因為一個人的智慧選擇而有了最完美的結局。在前段,偉同就對父親說:“你一定得抱得到孫子,只是形式不一樣”,在結局也做到呼應。
背景設定在美國,但卻以華人家庭作為主線,相信大家都知道中西文化衝突是本片的主菜,電影以高母的錄音作為開端,中國傳統觀念就這一刻就開始壓榨偉同,連觀眾都可以感受到那份壓力,當父母來到美國後,偉同的表現就更完整地表達出華人社會中,子女在面對父母時那種 “不能讓父母失望” 的壓力。父母堅持結婚需要向親朋戚友交代、母親因為簡陋的儀式而流淚、喜宴當天的每個細節,都完全反映出老一輩華人對 “面子” 以及 “習俗” 的重視。
相反,西方的自由主義以及人權就得到很好推祟,就以Simon與偉同作為對比,在戲中苦惱如何面對父母的從來只有偉同一人,Simon能夠按照自主意思安排生活,不用向父母交代一切。其次是中國與西方社會對同性戀看法的差異,偉同與Simon作為同性戀者,但實際上並沒有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即代表西方社會已接受同性戀,尊重人權,就如現今多個國家都有劃定同性戀者聚居地,有些更成為著名旅遊區。
本片與李安其他兩部影片《推手》和《飲食男女》,劇情呈現儒家傳統家庭的衝突矛盾,這三部影片被稱為李安的 “父親為大”(Father Knows Best)的三部曲。李安就曾說:「父親的威嚴給你壓力,也給你安全感,那是我根本的立足點,我並不希望他浮動。」有趣的是,最後妥協的都是看似缺乏彈性的上一輩。
由此帶出,李安透過本片想說的兩句話的第一句,“人生總在妥協中求得圓滿!” 妥協不代表打從心裡接受,只是透過理性化的方式繼續壓抑自己,高母到最後仍然希望孩子出生後會改變偉同的性取向。而高父則顯得更有智慧,最後向Simon坦誠:“如果我不讓他們騙我的話,我怎麼抱得了孫子”。在片尾,高父接受安檢時,舉起雙手的動作看似非常刻意,有人就說舉手代表投降,高父面對兒子的性向一事,最後選擇了投降,但求得抱孫的願望。網絡上亦流傳更多關於高父亦是同性戀的討論,例如他們口中提到的老張就是高父的愛人,但在此就不作太多的拆解,有興趣的讀者再慢慢細味這部電影。
其實本片尚有很多探討的議題,例如威威一個女性流落異鄉、高母與威威的對話代表兩個世代女性的衝突;兒子的喜宴由過去的屬下協助辦理等,都代表不同文化,不同年代以及中國傳統觀念的象徵。而李安想說的第二句話,則是由他親自在戲中說:“You’re witnessing the results of 5000 years of sexual repression – 你正見識到這5000年來性壓抑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