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欣賞完Philip Seymour Hoffman冷酷陰柔的演出後,今次我想繼續介紹同樣由他擔綱演出的電影,但他的角色卻與《Capote》來個180度大轉變,甚至可能沒有人猜到那個 “麻甩” 大哥就是Philip Seymour Hoffman。

《The Savages》(港譯:《沙煲兄妹日記》,台譯:《親情觸我心》)是一部美國劇情片,影片在2007年的辛丹斯 (Sun Dance) 電影節首映。Tamara Jenkins自編自導,奧斯卡影帝Philip Seymour Hoffman和Laura Linney聯合主演,此片入圍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原創劇本提名。時代周刊將此片列為年度十佳影片,排行第七,並盛讚本片演員與編導。

內容講述感情疏離的兩兄妹,因為要照顧患病的父親,在過程中發生一系列的接觸與摩擦,最後重拾面對自身問題的勇氣和生活態度。故事簡單而真實,你可曾想過將來有一天,當你被生活迫得患上抑鬱症,當你自命的一技之長無人欣賞,感情生活空洞而乏味,就在這個時候,收到通知,父親患上老人痴呆,必須要有人照顧起居飲身,你自問有能力應付以上的一切嗎?

各自為生活惆悵又與人疏離的兩兄妹,再加上一個久未謀面的失智老父,如何走過人生最後一段路,看似一個荒誕無稽的安排,但每段電影情節卻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通常遇到此情況,大家便開始玩躲避球遊戲,推說自己有多忙碌,甚至把自身問題拋出來當擋箭牌等等,就正如電影中段兩兄妹便為此事有過一段爭執。

電影中主要角色有三個,兄長Jon (Philip Seymour Hoffman) ,妹妹Wendy (Laura Linney) 和老父Lenny (Philip Bosco) 。故事以Wendy作為軸心,因為童年陰影而對感情沒有信心,男朋友是有婦之夫,希望透過說謊得到一絲的關懷和愛護,填充內心的空虛。Jon縱然深愛女朋友卻不敢承諾,不敢爭取。

電影帶出的第一個訊息是 “疏離” ,兄弟姊妹間的疏離,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疏離。兩兄妹對於老父身在何處竟懵然不知,形同陌路,親人是在這個世界上與你相交相知最久的人,血濃於水的關係也弄得如此淡薄,更枉論朋友、同事、男女之間的關係。Wendy及Jon對感情的處理就顯出他們對於付出感情的不信任,內心的空洞。Jon因女朋友的離去而多次流淚就更突顯那種膽怯,不敢追求的想法。

第二個訊息是 “遺棄” ,除了父母遺棄孩子,更甚是現代社會子女對於照顧年老父母的意識薄弱。兩兄妹在電影中似乎已盡一切的努力照顧老父,但受困於時間、空間、經濟、能力上的諸多無奈。正當Wendy想為老父轉換更好的療養院,Jon便一語道破,環境更好的療養院,更好的設備,更好的服務,其實只是為了彌補內心對於遺棄父親的罪疚感。這正說明了,為何現時安老院會大行其道。

第三個訊息是 “互動” ,Jon和Wendy因小時候討厭父親給予的生活而導致全家關係疏離。同樣地,Lenny患病時亦無法在子女的照顧中得到想要的生活,戲中以兩段戲表達,第一段是在車上兩兄妹為了申請基金的次數而發生激烈爭執,Lenny此時選擇關掉助聽器。第二段是在療養院中,Wendy為Lenny準備燈飾、貓兒、枕頭等,企圖令Lenny住得更自在,但Lenny卻不領情。值得反思的是,往往我們以為給予對方最好的,但其實並不是對方想要的生活。

在電影的最後,導演還是留給我們一道曙光,Wendy帶著經歷手術的狗慢跑在夕陽下,寓意即使年老或受傷,只要適當地處理及治療,鼓起勇氣,還是要繼續投入生活。

幼年及老年都是一個人生階段,任何人都要經歷 “照顧人/被照顧” ,要怎樣去處理,怎樣去面對,確是一個很大的學問。此片最對味的觀眾應該是面臨中年危機的一群,可能大部分的讀者仍未到此年紀,但我懇請各位慢慢細味片中情節帶來的思考,因為這個是你們父母正在經歷,而且你們將來必定會經歷的。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4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