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專訪可以說是別樹一格,我們訪問了在澳門推行非洲鼓活動多年的Heidi 跟Raul,他們每年暑假都在澳門推行與非洲鼓相關的教學,每次看到他們的教學都充滿着活力,看到他們 “玩” 非洲鼓的那一份熱情,就忍不住很想去問問他們關於非洲鼓的故事。非洲鼓對很多澳門人來說比較陌生,所以很榮幸這次有機會跟他們做訪問,讓我們加深了對非洲鼓的認識,也讓我們發現了音樂以外更具人生意義的哲理。
來自墨西哥的Raul 是一位音樂愛好者,他喜歡周遊列國,曾到過美洲、印度、歐洲等地方,接觸不同類型的樂器,如結他、鋼琴、鼓等,其中也有特別的印度傳統樂器叫做 “Sarangi” 。 2001年受Fringe邀請來澳時遇見他的太太Heidi,兩人走在一起做關於音樂與藝術的工作,近年更開始教授非洲鼓,我們都很好奇為什麼他們會選擇非洲鼓呢?原來他們覺得非洲鼓自身就與大自然有着一種親和的關係,是屬於大自然的一種樂器,能觸動人的內心深處,把人與人的關係聯繫起來,打非洲鼓也能讓人們瞬間感到精力充沛,充滿活力。
事實上,學習非洲鼓不似得其他樂器必須長年累月的學習才能掌握,就算音樂細胞麻麻的讀者也能在學習了1小時後便能享受當中的過程,也可大夥兒一起玩,一起享受音樂,是社交音樂活動的一種,而透過學習非洲鼓的過程也相對輕易地建立人與人之間的聯繫。
“那在澳門教授非洲鼓有什麼困難之處?” 原來他們覺得困難在於文化上的差異。在他們看來,對比亞洲文化和非洲或拉丁美洲文化,亞洲文化較為“冷靜”,原因是 “亞洲文化缺乏了表達熱情這方面的練習” ,他們留意到在亞洲,當人們聽到動聽的音樂會默默地欣賞,不像非洲或拉丁美洲人那樣聽到音樂身體便自然地跟着節奏擺動起來。而現今澳門的小朋友,雖然他們擁有所想所要的物質生活,但他們也就太害羞, “所以澳門的學生需要較長的熱身時間讓大家投入起來” 。所以身為導師的他們就需要不斷地“推動”他們去投入點。
至於打非洲鼓的竅門,他們也有一些心得可以跟讀者分享,答案就是 “需要充滿着感情” ,Heidi 跟Raul鼓勵學生可以留意非洲人是如何去打,細看非洲人玩音樂的那一份態度,因為態度比技術來得重要,且音樂不只是一個人的活動,而是一個整體,過份的自我中心可能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膜。而一般人都會擔心 “教識徒第冇師傅” ,但Raul同Heidi則相反,他們希望學生多發問,“挑戰” 老師,因這樣他們才能了解學生的需要而知道如何更好去教他們,也是相互提升的途徑。
閱讀到這裡,讀者們都可能跟我當初的想法一樣,認為打鼓一定是在他們的生活中佔有很重要比重,原來對他們來說,打鼓只佔生活的5─10%,那到底有什麼東西對他們的生活更為重要呢?
他們兩位的生活方式十分獨特,認為音樂是他們生活的其中一部分,但音樂本身不單是一種娛樂,而是希望透過音樂能帶給人們一些信息,也讓大家能更深入思考人生。而為了尋找真正的生活意義,他們近年嘗試減少工作的時間至每年3個月左右,並在雲南親手蓋了一間屋,位處湖邊,有時候他們會到那邊生活,思索音樂,實踐禪修。禪修對他們來說比其他事情更為重要,甚至可以比音樂帶來更深層次的快樂。他們認為“音樂讓他們集中在當時當刻,但禪修則是內心深處的心靈體會”,也正因為禪修是一門需花間去探索的真理,他們向禪修導師尋求指導,並會在寺廟小住。
那音樂跟禪修又是甚麼的關係?這或是我和讀者們心中的一個問號。 “音樂能開啟靈性之門,讓我們對周遭環境的變化更為敏銳,也能更易於投入禪修當中。” 他們解釋。對Heidi和Raul來說,禪修讓他們學會如何簡單地生活,如何去愛及表達他們的愛,讓他們更加了解自己以及他人,和睦相處。
我們在港澳生活的都市人,“做少一日都唔掂” 或許就是我們的人生態度,像Raul和Heidi般把最終快樂的追尋建立於襌修上可能是匪而所思,但我們每天勞碌的生活究竟又是為了甚麼?或許我們從沒有時間停下來好好地想一下,在我們的人生中又有甚麼是值得去追尋呢?
《ZA誌》(zamag.net) 創立於2012年11月,志在集結一班澳門創作人士從他們眼中介紹澳門鮮為人知的一面及發表屬於澳門人創作的文章或感想。十年以來,《ZA誌》仝人堅持多元共融的創刊理念,並不斷嘗試新的主題和視角,以澳門出發,讓澳門人多一個途徑深入了解身處的城市,也讓世界認識澳門獨特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