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三盞燈」,你的第一個印象是?去食椰汁雞麵?魚湯粉?還是撥水節?很多澳門人都懂得去三盞燈那一區「搵食」,然而,我們是否都了解經常去的那麼東南亞食店、買東西的老店,或者只是路過的三盞燈圓形地背後的故事、文化和歷史意義

上周六(9月3日)在牛房倉庫揭幕的「社區藝術活動2017 小城故事 ── 三盞燈的記憶故事」,我們找到活動策展人周寶玲 (Pauline) 和參展藝術家訪談。Pauline 表示,多年來先後以北區、十月初五街、內港、青洲等地區為題,舉行了不同形式的社區藝術活動,而今次就選擇了她十分有感情的三盞燈(嘉路米耶圓形地)。

Pauline Chao

「選擇三盞燈是因為我也住在這個社區附近,想做一個活動和自己生活有關、一個自己有感情的社區。我從小時候就開始跟家人到三盞燈吃喝、買東西,甚至到現在也是每天經過這區。」

Pauline 表示,整個策展過程用了一年的時間準備,包括和策展的藝術家溝通,他們按自己感興趣的方面去做作品,因為各人有共鳴的事情都不一樣,從不同的點出發,去找三盞燈的街坊相處和做訪問。

老照片

展覽設在牛房倉庫二樓,地方雖小,但內容豐富,展場展出了最舊那張是1920年的三盞燈歷史照,場內另有黃就順老師訴說抗日戰爭時期的三盞燈故事,除此以外,還有追訪在澳門的緬甸華僑和印尼外傭的遷移故事後製作的藝術作品、已消失的茶蛋阿伯的故事,以及藝術家走進聖心學校與學生們共同對三盞燈圓形地重新想像和設計的創作等。

澳門曾經有不少街頭小吃,三盞燈的蛋茶阿伯就是其中之一。每晚都會準時在街角出現的蛋茶阿伯,除了炭爐煮的蛋茶和燉蛋很受歡迎,每晚賣完就好,樸實知足的生活哲學,更讓人念記。

到三盞燈食東西有如呼吸般自然

網紅的漫畫動畫大使「半島師奶」第一次被邀請參加牛房的展覽。製作人阿健和阿翠表示,由小到大,想到三盞燈就想起去食東西;香島咖啡室、成群小食店、園林小食店、雅香、雅馨緬甸餐廳、牛仔屋麵食、緬華南國小食店、QQ食真香麵食咖啡室等等,都是日常會去的食店。

作品「記憶中的三盞燈」是用漫畫加上動畫的裝置,以他們對那些食店的記憶和想像,畫出一個個半圓形的畫。而在動畫投影下,每張畫就好像一舊舊雲飄過。

「有時我們可能對澳門經常去的地方麻目了,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特別是現在颱風過後,發展原來有些事情不是理所當然的。我們會思考,平時習以為常的社區在我們的潛意識或印象中是什麼。因此,透過我們了解一些食店和街道,繪畫出我們印象中的三盞燈。」

從作品用看得出半島師奶去店鋪時,對內裡的裝飾,以至客人的情況都很細膩地觀察,加上豐富的想像力,才能製作出他們的作品。

點只賣「盞」甘簡單

阿Mi 的嫲嫲和爸爸都是緬甸華僑,家人都很愛吃嫲嫲人手製的馬拉盞,一直以來只有嫲嫲懂得做馬拉盞,而且跟在外面食的馬拉盞味道很不一樣。近年意識到隨著她年齡大,嫲嫲開始不夠力炒馬拉盞,但家人希望承傳這一傳統手藝,因此創立了「阿婆出名,自家手製,無防腐劑」的馬拉盞,因為是自家製,不能大量生產。

「我的表姐開始學煮馬拉盞,經過幾次失敗,終於煮出嫲嫲的味道。而我就負責設計,因為平時都喜歡畫畫,就一手包辦馬拉盞樽、包裝和紙袋設計,還有宣傳。」阿Mi 說。

呀MI

阿Mi 和嫲嫲的感情十分好,除了創立品牌,更希望在展覽上介紹她的嫲嫲,展示兩嫲孫的生活照、嫲嫲的親情和友情、待人接物的態度等等。「我想傳遞當中的感情,不只是我們家人之間,還想提醒觀眾,和家人的感情很重要。」

「縫人」

三盞燈一帶聚集了為數不多的布料店鋪,以及一些洋服訂製店。這些店舗一般都會有一兩個裁縫師傅。古時的裁縫師稱為「縫人」,藝術家郝元春的作品就用了這個名稱。

「裁縫師傅們,正在經歷一個沒有傳承的時代。」讀時裝設計的郝元春對澳門的裁縫師傅十分感興趣。她了解到,澳門回歸後,已經幾乎沒有澳門本地的師傅從事這一行,都是聘請中國內地的裁縫師,他們從事製衣業都超過十幾年以上了。

每天往返珠海與澳門之間,成了日常生活的狀態。他們的家鄉與現在生活的地方以及工作的地方是截然不同的,沿著他們遷移的軌跡,一份漸漸式微的手藝在澳門這個小城發生的故事,成了這次創作的靈感。

郝元春本身也是新移民到澳門,以「遷移」的主題,按受訪的裁縫師的出生地,如「上海」等的中文字,用不規則字形親身刺繡在師傅的衣服上,展覽完畢也會把衣服會送回他們,作為他們遷移的證明、軌跡。

「異鄉人:澳門緬甸歸僑」

展覽開幕當天也放映了由馬來西亞華人黃鶖葭和澳門土生土長的楊冠瑩 (Summer) 拍攝的記錄片的簡短版。她們從三盞燈開始認識不同的緬甸華僑,亦跟隨其中一位受訪者親赴緬甸追溯當年因排華來到澳門的心路歷程。

澳門緬甸華僑移民有著獨特的背景和生活面貌,更在澳門塑造出特殊的文化地景。60年代,由於東南亞各國政治動盪,陸續推行一系列的排華措施,迫使部分當地華人選擇移居澳門。來到澳門的緬華,在三盞燈逐漸形成聚落,成為澳門一處當時較為鮮見的社區風景。

這段歷史很影響現在三盞燈的狀態。鶖葭和 Summer 用了半年的時間認識不同的緬甸華僑,包括來澳近50年的裁縫師許師傅,以及教授緬甸舞的陳安娜,透過他們的口述追溯這段往事,從初到異地的適應與融合,把熟悉的家園保管在心裡,一切重新開始的過程,影片試圖拼湊出澳門緬華各自的經歷與生命故事。

澳門外地勞工人數不斷上升,當中以東南亞籍為主,他們的身影在三盞燈這樣的社區空間形成一幅色香味俱全的風景。除了記錄片,Summer 半年來不斷認識在澳門工作的外傭,製作了另外兩個部分的作品:經過觀察和交談,收集他們的故事,用照片和圖畫拼貼出外傭在三盞燈圓型地聚集的景象。在社會對他們兩極化的刻板印象之間,呈現更多真實的樣貌與生存狀態。

每個家傭來到澳門,需要經歷甚麼樣的難關?如認識不同的人,學習新的語言。Summer 把這些過程畫成康樂棋,配上「家傭旅程說明書」,棋上的每一步都是她們真實的故事。

策展人 Pauline 總結,今次活動最大的得著是了解到這個社區有許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存在很多歷史、政治因素、社會和個人之間交集才形成今天我們看見的社區文化環境。

「或許一開始大家都對三盞燈只有比較片面的認知。當你看到一個東西,其實背後經過很多事情才出現現在的結果,背後由很多不同的人、事、文化元素交織出來。我希望之後大家到三盞燈有不同的想法;如果大家有,我相信這次活動是成功的。」Pauline 說。活動展期到9月30日。

三盞燈 記憶故事 策展人 和藝術家

活動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62986480737325/?ti=icl

後記:

剛過去的颱風「天鴿」令這個活動延期了一個星期,幸好水浸沒有為牛房倉庫的建築帶來危險,但相信卻為三盞燈的街坊和老店帶來了不少的破壞。洪水沖走的或許是店舖的舊物品,但沖不走的是他們的記憶和故事。另外,筆者知悉今次是這個藝術團體在牛房倉庫現址的最後一個活動,日後會搬到其他地方繼續營運。

最後修改日期: 2020 年 11 月 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