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商界和商學院越來越關注道德、企業問責和責任,以及ESG(環境、社會和治理因素)。關於道德和ESG的討論及關注亦迅速增加,主要是為了應對當今世界面臨的各種挑戰和危機。
眼見有此需要,狄恆責任型企業獎亦應運而生。由和富社會企業、澳門利氏學社和澳門聖若瑟大學合辦之第二屆狄恆責任型企業獎啟動禮暨專題講座已於上月底順利舉行。本屆主題為「企業慈善──共享價值、決心、同理心」。狄恆責任型企業獎表揚香港和澳門的中小企業將社會責任融入到商業模式中,並推動社會的正向營商價值觀,最終目標是促進可持續的經濟發展。
狄恆責任型企業獎嘉許來自香港及澳門的中小企業(SMEs,注:僱用少於100人的企業在狄恆責任型企業獎中均視為中小企業)。獎項評審準則設計基於企業社會責任、ESG標準和商業道德等最新研究,挑選出在可持續發展領域和合乎道德的商業實踐方面均表現卓越的港澳中小企業。獎項旨在透過表彰實踐中企業積極促進社會共同利益的商業領袖,鼓勵更多中小企業關注可持續發展原則及公共福祉導向,為商業社會的正向發展的未來做出貢獻。
而為了讓社會各界對此獎項,以及中小企推動慈善事業發展的潛力,本刊特別邀請了商界代表柯學明女士,以及慈善界代表劉倩婷博士對相關主題作深入分享:
柯學明:企業慈善講求「責任心」與「同理心」
作為第一屆狄恆責任型企業獎首席評審柯學明女士,對推動此奬項大發熱心。柯女士認為,狄恆責任型企業獎能有效激勵企業堅持核心價值觀並建立正面聯繫,有助企業能從關注自身延身到關心社會需要,進一步擴展他們對管理和策略的視野。此外,柯女士又表示這個獎項最重要的一環其實並非得獎,而是參與,因為根據第一屆參賽者的反饋,他們在填寫參賽表格的過程中,等如就為自己的企業進行了「身體檢查」,如此一個按標準進行的審視過程肯定是有成效的,亦對企業的未來發展大有裨益。因此,她十分鼓勵港澳,特別是澳門的中小企參與這個比賽,爭取一個自我檢測和提升的機會。
企業的提升只是其中一個益處,在澳門從事企業及慈善事業共同發展多年的柯女士強調,推行企業責任或慈善其實是希望能做到三贏——企業能發展、參與者成長、環境受保護,這樣從企業到人、再到環境都能夠三方共贏,達至有效的企業永續(ESG)目標。
只是沒有一間企業能獨自完成以上三項,其實三方共贏是必須依靠同行努力。狄恆責任型企業獎期望透過聯動官、商、民三個界別,促進道德企業的新思路發展。柯女士表示其實三個界別同樣重要,因為只有大家的理解一致、理念統一,彼此付出一點,整個城市、社會才能共同進步。當然,作為商界代表,柯女士亦呼籲企業同行能夠先走出第一步,透過自身的企業力量為社會發聲,然後再得到政府的鼓勵與扶持,屆時社會上其他界別自然一呼百應,效果亦會相得益彰。
柯女士又表示,之所以一再強調中小企在推動慈善上的重要性,是由於港澳中小企支撐起整個市場的重要板塊,作用確是舉足輕重。加上企業慈善其實是講求兩個「心」──柯學明:「責任心」與「同理心」。首先企業必須要有推動慈善事業為己任的一份責任性,這樣才能持續並有效地進行慈善工作。說到「同理心」,是由於中小企的優勢就是能更易走入及面向社區,更了解受惠者的需要,其影響力更大。
不過亦有不少人誤以為企業慈善、環境保護等工作應由大企業,甚至政府才能推動,但柯女士表示,港澳不少中小企同樣具備相應條件參與其中。只要堅持以人為本,定能想出好的方案來。柯小姐舉了一個澳門的例子,澳門由於酒店林立,因此為滿足品質要求長期出現嚴重食物浪費的情況。後來酒店聯同本地的一所社福機構,將下架的水果交由機構的自閉症學員加工成水果乾,再在機構轄下的葡國餐廳出售。就這樣,只是加進了「食安檢驗」,整件事情便能順利推動,達致三贏局面。
「比起捐錢,其實創造可能性更為有價值。」柯女士最後如此補充:「鼓勵大家行善由自己開始,並且永遠不要低估自己行善的能力。」
劉倩婷:讓企業慈善發展成可持續事業
作為非牟利團體小小漢語普及愛教育基金創立人及主席兼前慧妍雅集會長的劉倩婷博士,對推動慈善工作不遺餘力且經驗豐富。劉博士相信,企業推動慈善能達致互利共贏──也就是對企業事業、對慈善事業都大有幫助。
劉博士認為縱觀世界各地,香港在發達城市中的慈善機構數量可謂數一數二,這是由於香港有多年的慈善文化底蘊,因此如果能將這種慈善文化推過到鄰埠,與澳門甚至整個大灣區聯動起來,能產生很大的效益。而無論在任何地方,慈善事業最大的力量都是「人」,因此人與人之間的接觸相當重要。劉博士鼓勵大家不要把慈善想像得很困難及很宏大,先行出第一步,後面的事情其實很自然發生。就像狄恆責任型企業一樣,提出由中小企開始推動慈善工作。
一般人認為中小企開始推動慈善工作,主要得益者就是受惠機構及人士,但劉博士指出其實企業在計劃慈善工作時,必然會考慮自身的人力、財力、資源等,因此對自身的企業情況更掌握、對企業規劃亦更了解,這對於企業本身就是益處。而實際反饋顯示,共同參與慈善事業,對企業員工的凝聚力有提升作用,再加上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對企業形象亦百利而無一害,因此各中小企又何樂而不為呢?
劉博士亦表示中小企在港澳市場佔比逾九成,此優勢對推動慈善工作有力幫助,因為中小企能滲透到社會不同階層中,能更容易接觸有實際需要的人士,這一點比不少大企業還來得到位。許多人以為做慈善,「籌錢」是最難的,其實不然。最困難的其實是「尋人」,包括尋找到最需要的人給予最適切的支援;以及尋找願意一同付出、推動慈善的同行伙伴。因此,假如企業本身已經能夠有效地組織一班有心之士的話,本身就已經在推動慈善上跨出了一大步。
而說到第一個「尋人」,也就是尋找到最需要的人給予最適切的支援。劉博士亦以其慈善項目「小小漢語普及愛教育基金」為例。基金眼見香港少數族裔人群很多,而學習普通話是全球大趨勢,可惜基層學生卻缺乏資源學習,因此基金會才會為幫助這群學童而誕生。也就是說,急他人所急才是慈善工作的要點。 值得留意的是,劉博士亦特別提到有關慈善機構的管理及領導事宜。在她看來,許多慈善機構都把太多心力投放在「助人」的部份,乃至忽略了「自助」——就以數年的疫情為例,其實有不少過去依賴資助來支付員工薪酬等日常開支的慈善團體,由於資助減少甚至中斷,以致所能做的慈善工作嚴重受影響,更有甚者需結束相關的慈善工作,這樣實在十分可惜。為此,劉博士認為慈善機構在「急他人所急」的同時,也不能讓自己「告急」。劉博士指,在這方面企業其實亦有可為的部份,例如向慈善團體分享經營之道,讓其吸取經驗,優化並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營運模式營運模式。
採訪及撰文:Bee Wu
《ZA誌》(zamag.net) 創立於2012年11月,志在集結一班澳門創作人士從他們眼中介紹澳門鮮為人知的一面及發表屬於澳門人創作的文章或感想。十年以來,《ZA誌》仝人堅持多元共融的創刊理念,並不斷嘗試新的主題和視角,以澳門出發,讓澳門人多一個途徑深入了解身處的城市,也讓世界認識澳門獨特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