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到了!你有留意到四處都是牛的佈置嗎?在十二生肖中,牛一直給人一種默默耕耘、勤力工作的印象。在很多地方,原來牛的特性還幫助了不少人脫離貧困。趁著牛年,我們一起看看世界各地的牛,如何幫助貧窮家庭自力更生吧!

省時省力好幫手

Lucia 住非洲南蘇丹,當地文化重男輕女,女性被視為是家庭的必然照顧者。結果Lucia不單需要照顧家人,更需要兼顧農務,每日忙得不可開交。

她每天一大清早就起床去打水,之後砍柴生火煮食,接著整天都在田裡辛勤耕作。但單靠人手,農作品產量不高,即使加上丈夫的收入,她們一家依然要捱餓。

幾年前,Lucia 在樂施會幫助下嘗試養起牛來。她和村中的婦女參加了樂施會為女性農民提供的培訓,學習最新的農耕技術,讓 Lucia 可以利用牛隻更有效率地耕作。

牛隻不單讓 Lucia 增加了收成,還讓她騰出時間經營賣蛋糕的小生意,開拓收入來源。Lucia 開心分享:「之前我和家人一天只能吃兩餐,但現在有足夠三餐的食物,小孩也比之前更健康。」

在南蘇丹,傳統上養牛是男性主導的行業,但參加培訓後的 Lucia 養起牛來亦頭頭是道,令她的丈夫非常佩服。後來,Lucia 和丈夫更參加了由樂施會主辦的性別平等工作坊。Lucia 興奮地說:「我丈夫現在會掃地和洗碗,我們一起照顧家庭,感情比之前更好。」

共享犛牛

位於中國西部的青藏高原,又稱為南極、北極以外的第三極,平均海拔4,000米高。在當地,風雲變色可謂日常,前一刻陽光普照,下一刻卻可能下起暴雪。冬天氣溫更可跌至零下30多度。

犛牛就是地球上生活在最高海拔的哺乳類動物,長年低溫令一般的動植物無法生長,只有犛牛能適應寒冷氣候。對高寒地區的住民來說,牠們全身也是寶。除了糞便可以用作燃料,生火煮食和取暖,犛牛奶和乳酪更是當地孩子的重要營養來源。

因應當地的氣候環境,樂施會和夥伴機構在多個村落協助牧民成立牧場合作社。由村民選出兩個代養戶家庭來照顧犛牛。期間代養戶出售了牛油及乳酪賺取收入後,會分贈給鎮裡的貧困家庭,實行以「共享犛牛」,發揮助人自助、守望相助的精神,令彼此的生活過得更好。

樂施會「小農發展基金」小農是從事傳統農業活動的小規模生產者。全球近6億農戶中,近9成都是小農,大部分居於發展中國家的郊區。樂施會一直關注全球小農的生計,我們與世界各地的夥伴攜手合作,按當地的氣候環境,推行符合生態原則的生計改善項目,幫助小農戶脫貧。 請捐款支持貧困小農改善生計︰小農發展項目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4 月 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