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節,家人團圓,情人聚頭,既溫馨且浪漫。可是今年受制於疫情,很多人都要過上不一樣的異地年宵。
澳門高校同樣有一群新春和元宵未能回鄉的學生,於是有個本地青年劇團決定於元宵當日,在澳門大學上演一場應節舞台劇《蝶戀.梁祝》(高校專場),更加入猜燈謎等互動環節,讓身處澳門本地過年的內地大專生,即使親人伴侶不在兩側,亦能過上一個熱熱鬧鬧、充滿人情暖意的節慶。
緣起澳大 同心作結
溫暖的節日在於凝聚,至於溫暖的節目,亦如出一轍。
《蝶戀.梁祝》由霜冰雪創作實驗劇團、澳⾨⼤學學⽣會戲劇社、室內樂團及無伴奏合唱團於2019年首推。參演藝團在澳大劇社活動「澳大百老匯」結緣,當年適逢是梁祝小提琴協奏曲60週年,這支名傳中外的協奏曲,對中國文化的傳揚尤具意義,於是澳大各社團合作以此進行創作。
然後就如劇裡面的名句﹕「求同心作結,結幾道姻緣。」2021年2月,《蝶戀.梁祝》接近原班人馬重演,在「澳門百老匯™」百老匯舞台上演五場,面向學校及公眾,海納百川的原貌依然保留,更試圖添加新的藝術形式豐富劇目。
藝術百老匯 百態源一家
百老匯本來就象徵著多彩熱鬧的藝術融合,從「澳大百老匯」演到「澳門百老匯」,《蝶戀.梁祝》定位自己為一套多媒體藝術創新舞台劇,的而且確,它配得起這個「多」字。除了以戲劇為主軸,更將形體、無伴奏合唱、中西樂、古典及現代樂、越劇唱曲、詩詞、動畫投影放上舞台,不同的藝術形式共冶一爐。
「梁祝的可塑空間十分大,用什麼藝術類型,都似乎聯繫得上,甚至2022年杭州一間藝術館也以梁祝的蝴蝶作為建築概念。」文稿總監阿Ta(石恩慈)說,他們選取梁祝故事,就是看中了故事在藝術呈現上的可塑性和包容性。
計劃總監 Athan(林煒琪) 對於多個不同領域的藝術團體能夠共同成就《蝶戀.梁祝》這個作品,感到甚是難得。「多元化不止局限於表演,所有藝術形式各異,但殊途同歸,最後回到原點,都是執著於那個想做好藝術的初心。」將藝術各有的姿彩,團聚成一家,互通包容、相得益彰,這也巧是源遠流長的元宵精神。
情感共鳴 結幾道姻緣
和樂融融當然是一個理想,但集體創作有時是自我跟他人的拉扯角力,如何保持眾說紛紜又不失方向?他們都異口同聲地說,藝術調配真是難度最高,但讓所有人都參與,仍然是他們的創作堅持。「平時開會每個人都有位置,每個人都看劇本。」我張望枱的盡頭,幾張長桌拼湊起來近四米,坐滿人應該頗熱鬧。「好難確保作品讓每個觀眾都鍾意,但至少每個團員都要鍾意。」
困難在於領域各異,不易理解對方的需要,飾演梁山伯的高詩(高詠詩)也分享了一些有趣例子。初期澳大古箏學會慷慨借出數十古箏任意挑選,誰知最後,演奏者還是決定將家裡古箏長途跋涉搬回來;加上排練時調音環節每每頗費心力,例如重覆試調低音,以符合演唱者理想的效果。高詩作為一個演員,戲劇先行,較沒有聲樂設備的煩惱,但學會了欣賞樂團和無伴奏合唱對音質的追求,也不過是想更表演趨極致,反而感覺大開眼界。
守持各自領域,可能較難技術性交流,但卻不妨礙情感互通。「記得梁山伯離世的一幕,無伴奏合唱團看著正飾演梁山伯的我一邊伴奏一邊哭,這些都是很珍惜的片段。」高詩說排練中感受到戲劇的情感力量。「經常覺得情節觸動人心,頂唔順就哭出來,大家排練時喊也不是第一次。」當然,他們希望被受感動的不只自己,也能夠牽動觀眾,看完後好好珍惜身邊人。
能夠理解和欣賞各自的藝術執著,合作方能「結幾道姻緣」,我見,戲裡戲外也在推進「好好珍惜身邊人」的那份情感。
梁祝之情 歷久不變亦恆新
為了尊重傳統,劇團做了很多資料搜集,發現梁祝故事唐朝已經開始流傳,劇情代代演變,甚至去到民初,才出現我們視為經典的化蝶情節。既然歷朝歷代的先輩們也加添了屬於自己一代的浪漫情懷,去到他們這些當代青年,亦希望在一些尚存空間的情節,投放自己喜愛的元素。例如流傳的故事文本並未有提及梁祝初見時的情境,於是劇團給了他們一個關於紅豆結緣的想像創作。
情節世代在變,而唯一不變的是梁祝的愛情觀,團隊覺得「同窗三年,以禮相守」是故事所能體現的中國傳統美德,「不越界但情依然永在,我們很喜歡當中禮的元素,以禮相待,相敬如賓,就如澳大校訓仁義禮知信,禮擔當十分重要的位置,值得我們承傳。」阿Ta分享,中心思想是想以現代角度探索傳統美德,而梁祝既有偌大的可塑空間,亦有可貴的核心思想﹕「愛情這麼多年來也在,但究竟禮在現代愛情還在不在? 常聽到愛情即食,年輕的我們這一代,要反思長久的情愛是否也有其可貴之處。 」
想像打破印象
兩年磨劍再演,原作已有基礎,再演只是提升,唯一的難度是找到突破,而藝術形式的古今結合可謂最能體現。19年在澳大音樂劇院上演,如今走出校園登上了專業舞台,無論規模還是規格,都提升不少,新的舞台具備足夠空間和設備,讓他們結合影像投影的構想得以成真。
平面設計總監 Bill (吳潤忠)在2021的再演中兼任導演,預料可以讓被定位為重點的投影藝術更融會於整個作品。古典跟新潮可以碰撞出火花,但稍有不慎,亦很容易「牛頭不搭馬嘴」。Bill 稱投映設計時花了一些心思,會儘量朝古風發揮,不破壞梁祝原有的中國文化魅力,嘗試讓觀眾透過意象進入劇情。就好像「進學」一幕,他形容如果只是寫實地複製場景,例如頭頂牌匾直接寫著「學堂」二字,然後排滿書櫃和課本,就「只是一張 power point 式背景圖片」,反而象徵性元素例如山水風光、古建築物、窗框花紋、水墨痕跡的堆疊,更能刺激觀眾想像。
想像才能打破既定印象,尤其是如此牢固的梁祝印象,二角無論在舞台還是螢幕,千古以來出現過形形式式許多版本,有些更流傳為經典,所以團隊稱演出選取了形體探索的方向,肢體只構築框架,然後讓觀眾自行發揮想像,填入心目中的梁山伯和祝英台。
外在形成的印象盡力防禦,內在的更要對峙。「不斷打破自己上一個標準,或者合作中擦碰每次不同的火花,追求藝術的精緻度,這就是我們一直的執著。」訪問時離演出不過剩兩周,排練也進入密鑼緊鼓的最後階段,但至此劇本還是每日更新,不同表演伙伴之間亦調配頻繁,他們似乎很享受這種變化,甚至希望每場演出,也是各自不同的「唯一一次」演出。
有關節目及票務詳情請瀏覽「澳門大學學生會戲劇社」Facebook專頁。
採訪及撰文:哈皮因
攝影:Tim @ Tim’s phot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