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的早上,學校放假,當然我也跟著放假啦! Lili 媽咪邀請我去她們家裡吃早餐,他們幫了我準備了素食的墨西哥風味的捲餅,全家人就像在接財神一樣很開心我的到來,弟弟把最喜歡的故事書拿出來跟我炫耀,獻寶,一個早上我們有說有笑的聊天,Lili媽咪跟我說,台灣的教育系統跟澳門的系統又不一樣,其實有時候會懷疑是不是有點揠苗助長了呢?

 

例如托兒所最一開始的功能其實是讓家裡無法好好照顧雙薪父母可以有一個地方提供好好照家中的幼兒們,但是這幾年因為學校的面試標準系統,家長們都會有一種不報白不報的心態,你家孩子去了托兒所我也去,而莫名製造了一種,我家孩子不能輸在起跑點線上的盲點或者恐慌,但一切的一切都像是一個扣子加上另一個扣子而產生的社會結構。

 

托兒所由於澳門面試考試的關係,而開始打著1-3歲的孩子開始學習英語,或者
任何學習的目標,這其實會不會都有點社會結構下的本末倒置呢?

1-3歲的孩子還非常非常小,還需要更多爸爸媽媽的關懷跟照顧,以家裡為學習基礎,我們可以從Eric Eriksen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知道,(我知道大部分的民眾看到,”理論”就感覺頭昏眼花了,但我希望用輕鬆活潑的角度讓民眾可以更容易吞嚥跟咀嚼,知道更多的訊息),因為一開始孩子們要建立的是對環境的基本信任以及不信任,Trust v.s.Mistrust,大家有興趣可以一找相關的資料,而其次才是社群,社區或者托兒所,我們可以去參考很多的文獻文章或者網路影片,紀錄片都有提到過,過早的將孩子離開自己的原生家庭是一種間接的傷害,因為我們無法保障我們的托兒所裡面的教育系統跟家裡的系統是否可以做成一個很好的橋樑,讓孩子們很好的銜接,原生家庭就像孩子還在學習慢慢爬,但這麼這麼小的孩子直接送去托兒所,有點直接要他快點學會跑步一樣,揠苗是否助長了? Lili媽咪回答道:「我不知道是否揠苗助長,但是在這個澳門社會體制下,我們就是需要孩子有一定的社交經驗跟社交技巧,因為澳門教育幼稚園的面試關係,我們不可能讓這麼小的孩子一送進去就拍謝不敢說話吧?」

 

又或者其實我們應該重新審視整個制度呢?

我經常去吃澳門某一家的便宜好吃又大碗的素食餐廳,裡面的歐巴桑老闆娘剛
好做過澳門某一家托兒所的護士,但那也是30多年前了,她說當時的澳門托兒
所還沒有那麼多人報名,裡面的孩子們也不多,托兒所運行的情況就是給雙薪

家庭的工作情況,真的一點辦法也沒有,所以才會送孩子過去托兒所。當時也
開班不多,老師跟助教因為孩子們少,相對也足夠有多一點時間去陪伴孩子,
照顧孩子,好好灌溉每一顆種子。

 

那在以前時代不送去給托兒所,孩子都在那裡學習?

(賣個關子,為了引發各位孩子們的好奇心,讓我們來期待看下篇)

最後修改日期: 2023 年 9 月 2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