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 “hush! 沙灘音樂會 x Yo~ga城市瑜珈運動節 2023” 順利完滿結束,ZA誌音樂專欄「音謀論」趁機訪問了幾隊澳門樂團給各位認識,以下是WhyOceans的專訪:

 

1. 請作簡單樂團及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們是澳門本地WhyOceans樂隊,成立於2005年,曲風從最初的英倫搖滾演變成現在偏向純音樂的器樂搖滾/後搖風格。成員現時為(封面圖由左至右):Bass(Gabriel),Drum(Ellison),Keyboard(Jackal)、Guitar(Tommy,Ricky,Pong,)。

 

2. 樂團的名字有什麼意思呢?

最初的時候其實是取名為Oceans的,因為覺得音樂就像海洋一樣,連結著世界、連結著不同語言和文化的人們;後來由於愈來愈多人詢問為什麼要取名為Oceans,便把心一橫索性把那個「為什麼Why」也加進去好了(笑)。

 

3. 請簡單介紹一下樂團的曲風及想表達的世界觀。當初為何選擇這類風格作為樂團的定位呢?

樂隊2005年成立初期,其實偏向英倫搖滾曲風的,畢竟始創成員們都屬那個年代長大的人;後來在2009年的一個契機,樂隊受邀參演一個以默片配樂為主題的活動,也因為這一次創作配樂的經歷,成員們都瞬間為純音樂搖滾帶來的豐富幻想空間而著迷,後來就慢慢演變成現在的風格。很多人或會普遍把我們的曲風定義為「後搖Postrock」,但我們卻自覺曲風實在很不規律,而且還有愈來愈不規律的趨勢(笑)!就像有些人會執迷於後搖到底該不該加進人聲唱歌,我們在創作的旅途上卻沒多想,反正在那個時刻覺得想做就做該做就做,音樂和藝術本來就不適合被框架定義。至於世界觀,我們寄望這種不被框架定義和帶幻想空間的音樂,能輔助樂迷築建出每一個人專屬的世界觀,至少提供一首歌的時間讓人們從現實抽離,好好渲泄放鬆和整理一下思緒。

 

4. 今次在HUSH2023演出有什麼感受?

每一年在HUSH的演出,都是同一個感受:「在家真好」。雖然樂隊一直以來也習慣有在澳門以外的地方演出,也在各地集結了不少朋友和樂迷,但始終唯有在澳門的現場看到熟悉的親友和風景,才是最親切。

 

5. 你們覺得今次HUSH2023的氛圍有什麼感受?

今年算是疫情過後的第一次HUSH,大家明顯玩得比過往解放和安心;樂迷對於不論本地還是外隊都一貫熱烈的支持,真的很感激。而本地的演出團體甚至大會技術人員因為大多早已認識,所以HUSH的演出後台還真的比較像像朋友聚會(笑);當然大家也不會錯過跟外隊交流的機會,就像在我們也有跟在當天演出的外隊sokoninaru和Kula Shaker在後台一起聊天拍照留念呢。

 

6. 如推介一首自己的作品給未聽過的朋友,你會選擇那一首歌呢?為什麼?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聽一下我們第二張專輯《Inmost Dens Of Emilie》裡面的《Transparent People》。這首可算是我們從舊風格蜕變成現有風格過程中的標誌里程,不少以往初接觸器樂搖滾的樂迷也表示容易接受和適應;這首歌在Youtube也可以找到我們在澳門拍攝的MV。順帶一下廣告,我們最新的第三張專輯《Deserted Symphony》已經推出啦,感謝大家支持!

WhyOceans 共推出過三張專輯:

At Land – 2011
Inmost Dens Of Emilie – 2017
Deserted Symphony – 2023

WhyOceans 聯絡資訊:

Facebook: WhyOceans
IG : whyoceansmacau
Twitter: WhyOceans
新浪微博: WhyOceans
小红书:WhyOceans乐队

最後修改日期: 2024 年 1 月 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