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很高興能夠參與澳門《ZA誌》的工作,有機會以文字的方式分享一些對繪畫藝術的看法和樂趣。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亦歡迎留言。
首先,請讓本人自我介紹和紓發一下對繪畫的感覺,本人筆名碧姬,習畫8年,由最初只當繪畫是一種對平面設計的基礎訓練,到漸漸演變為本人現時最大的興趣,而且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繪畫對於本人來說是一項非常開心的活動,簡單地拿起一枝筆、一張紙便可進行練習。相信任何喜歡繪畫的朋友,都能明白我的感受。
因為對繪畫藝術的好奇,本人曾學習過不同種類的繪畫素材,如基本的素描、水彩、壓克力、油畫、粉彩、版畫、磁磚畫,而當中最令本人著迷的便是水彩。為何水彩這麼與別不同呢?水彩顧名思義就是以 “水” 為主要元素,再加入各種色彩而構成一幅水彩畫,最關鍵便是水的份量,每次下筆時作畫人可能在心中已有一個構圖的模樣,但往往卻因為水份量的多少而令心中的構圖與完成作品有很大分別,這便是對初學者來說最大的挑戰,亦是繪畫水彩畫最刺激之處。
今次希望與大家分享在繪畫中的第一步 “選擇主題” 。在開始作畫前,我們通常都要決定主題、構圖位置、明暗安排和顏色調子等,我們平時在畫展或書本上看到一些漂亮的風景畫、人像畫便是作畫的主題。事實上,很多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東西都可以繪畫的,而在繪畫過程中更能令人增加觀察力和對物件結構的了解。



圖片來源: 《光與影的對話─水彩繪畫技法》,台灣:視傳文化,2000年。
就以上三幅作品,大家便可以看到,繪畫的主題可以是十分有趣,亦可以帶給讀者對事物有更廣闊的睇法及不同的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