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英姿舞園主辦、文化局資助之「凝眸敦煌・傳承根本」第二期舞蹈大師班已於週末一連三日圓滿舉行(10月19-21日)。工作坊特邀北京舞蹈學院古典舞系教授及敦煌舞教研室主任史敏來澳主持工作坊,史敏教授可謂國內敦煌舞教學體制的代表人物,透過深入研究鑄成一套敦煌舞蹈教材,並著有不少相關研究書籍,包括《敦煌舞蹈教學研究集—敦煌心語》、《敦煌飛天—藝術瑰寶》、《敦煌舞蹈創作方法研究—舞劇九色鹿案例研析》、《敦煌壁畫伎樂天舞蹈形象呈現研究——動靜中的三十六姿》、《伎樂天男性舞蹈研究——動靜結合的教學呈現》等。同時著有《敦煌舞蹈教程:伎樂天舞蹈形象呈現》等教學課程和舞蹈藝術專題片《敦煌不沉眠》等,在敦煌舞文化研究方面獨樹一幟。
工作坊首天,史敏教授透過公開講座分享、向大眾講述剛於本年六月舉辦《伎樂天》敦煌舞蹈專場的創作心得及研究歷程。教授播出專場中多個獨家舞蹈片段,製作一絲不苟、用心雕琢,美感極致。舞者演繹精巧,靜中有動,活現千年壁畫中之意境,使人陶然心醉。結合多年的理論、實踐及實地考察,教授深入淺出引導參加者賞析敦煌舞蹈的風彩,凝眸敦煌文化的各項歷史參照、審美風格、訓練價值及當代發展等。其後兩天舞蹈工作坊之中,舞者延續第一期工作坊的學習成果,於運用敦煌舞蹈《伎樂天・三十六姿》及《啓思・冥想》特有氣息、身韻及擺姿的基礎上,學習另一敦煌經典——胡旋舞。該舞蹈小品名為《胡旋考》,學員帶上火焰紋綢,配合各種旋轉及揮灑動作,展現別具特色的動律與線條。舞者旋轉時動作輕快,紋綢翩躚若仙,然而火陷紋綢輕柔單薄,實際操作具挑戰性,史敏教授全程耐心指導學員如何掌握當中的技巧及應用,最後圓滿完成舞蹈編排。學員均表示獲益良多,不僅得到技藝上的知識,更從導師身上感受到敦煌舞的內涵和精神,也增加了學習的信心和動力,將會持續練習鑽研。導師回應指,她深深感受到本澳舞者們對於敦煌舞蹈的好奇和熱愛,更勉勵大家要從文化根本去瞭解每一個動作的細節,才能把敦煌舞蹈活學、學活,把這文化寶藏好好傳承下去。
英姿舞園由2012年開始敦煌傳承之探索,分別於2012拉丁城區幻彩大巡遊的户外演出、2014年於康公廟上演光影劇場《眾樂敦煌-舞躍畫卷》、2015年於文化中心上演敦煌舞蹈詩劇《沙途》。其後,於2015舉辦敦煌舞蹈工作坊(巾舞),2017年邀請史敏教授舉辦「凝眸敦煌・傳承根本」第一期大師班,數年間持續不斷對此題材細細鑽研,演學相長,期望與本澳舞蹈各界一起學習和傳承此文化瑰寶。